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项目式学习中,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拓展项目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项目式学习:如何基于幼儿兴趣点实现”雪球式”项目拓展

作为一名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我非常高兴能就这个极具专业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在幼儿教育领域的应用,就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主动探索世界的大门。那么,如何基于幼儿的兴趣点实现项目的自然拓展和深化呢?让我们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探讨。

一、兴趣捕捉:项目启动的”火种”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Mara Krechevsky曾说过:”幼儿的兴趣就像夜空中的星星,教师要做的是用专业望远镜发现最亮的那几颗。”

1. 深度观察的三重境界

  • 表层兴趣:记录幼儿频繁选择的活动(如连续3天都去积木区)
  • 行为模式:分析兴趣背后的认知需求(搭积木是喜欢建构?还是角色扮演?)
  • 情感连接:发现能引发幼儿持久专注的主题(如对恐龙表现出持续热情)

2. 兴趣评估的”3E标准”

  • Engagement(投入度):能引发85%以上幼儿的主动参与
  • Exploration(可探索性):具备至少3个可深入探索的分支方向
  • Educational Value(教育价值):能自然融入五大领域发展目标

案例: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地铁项目”起源于两个男孩对地铁票的争论,教师通过投放不同城市地铁卡、制作站名标识等,将简单兴趣拓展为持续2个月的跨领域项目。

二、项目拓展的”脚手架”搭建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提出的”动态脚手架理论”特别适用于项目拓展:

1. 水平拓展(主题网络法)

[核心兴趣:昆虫]
├─ 科学探索:昆虫分类/生命周期
├─ 艺术表达:昆虫对称画/粘土模型
├─ 数学认知:足肢数量统计/比较
└─ 语言发展:自编昆虫故事/儿歌

2. 垂直深化(问题链设计)
表层问题 → 深层问题 → 哲学问题
“蜗牛吃什么?” → “怎么知道它吃饱了?” → “小动物会感到快乐吗?”

3. 多感官通道激活

  • 视觉:自制放大镜观察昆虫
  • 听觉:录制不同昆虫声音
  • 触觉:模拟昆虫爬行的触感体验
  • 嗅觉:制作”花香诱虫”实验

三、项目持续的动力维持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特别强调:”好的项目应该像连载故事,让幼儿期待’下回分解’。”

1. 悬念制造技术

  • “神秘盒子”:每天放入与项目相关的新物品
  • “专家来访”:邀请相关领域家长参与(如养蜂人爸爸)
  • “问题墙”:展示尚未解决的探索问题

2. 阶段性成果可视化

  • 第一期:昆虫观察日记(个人)
  • 第二期:立体昆虫博物馆(小组)
  • 第三期:保护昆虫倡议书(全班)

3. 弹性时间管理
建议采用”333″时间分配:

  • 30%结构化活动
  • 30%项目探索时间
  • 40%自由生成活动

四、常见困境的突破路径

困境1:兴趣分散怎么办?
→ 采用”兴趣图谱”可视化工具,找到最大公约数

困境2:深度不够怎么办?
→ 引入”思维见山”提问法(由日本教育家斋藤孝提出):

  • 山脚问题:事实性问题
  • 山腰问题:比较性问题
  • 山顶问题:价值判断问题

困境3:家长质疑”玩中学”效果?
→ 建立项目学习档案,包含:

  • 学习故事叙述
  • 发展检核表
  • 作品照片与说明

正如美国High Scope教育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Ann Epstein所说:”最好的项目拓展不是教师设计的产物,而是幼儿思维轨迹的自然延伸。”当我们以专业眼光识别那些”可教育的时刻”(educable moment),项目就会像生命体一样自然生长。

最后分享我亲自指导的一个典型案例:深圳某园从”雨后蜗牛”引发的项目,最终拓展出湿度测量实验、慢生活哲学讨论、壳结构建筑研究等12个分支活动,持续8周仍保持高参与度。关键在于教师每次都在幼儿热情稍减时及时引入新支点,这种动态调整能力正是项目式教学的艺术所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项目式学习中,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点拓展项目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