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孩子寻找生命的支点
每一个儿童,都有一个小世界!
他们在自我的小小世界里,触摸、感知、倾听、理解,用充满着好奇的眼睛探索着未知领域的秘密,用童言稚语装点生命的惊喜!
在欢声笑语的幼儿园里,每天孩子们都在这里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我们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长大,总有一天,你想要回忆孩子成长中的点滴,总有一天,当你回忆起这些点滴时,你会悄然欣喜!
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这里每天发生着不同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又包含着很深的育儿道理和值得幼儿园老师、家长深思的问题。
告别2018,从2019年新年第一天开始,成都市第一幼儿园将推出大型幼儿成长纪实——《成都一幼的1001个成长故事》,幼儿园将每天精选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故事,通过情景再现、老师解读、家长指导等内容来指导老师和家长更加科学的育儿,认识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
关于孩子们的故事,我们慢慢地讲,你细细地品,用“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孩子们的成长!
情景正在发生
晚饭时间,老师巡回观察幼儿进餐。突然发现果果那组的桌子上渣盘里有很多绿色的豌豆。
老师平和地问:“哪个小朋友把豌豆夹出来了。”果果大声回应“老师,是我夹出来的,我不喜欢吃豌豆”
后来,老师为了让小朋友对豌豆有一个新的认识,开展帮厨活动——请小朋友尝试帮着厨房叔叔剥豌豆。
帮厨之前,小朋友一起听了一个绘本故事《五颗小豌豆》。小朋友通过绘本对豌豆的兴趣逐渐浓厚。
接下来小朋友开始帮厨了,他们用两只手分别捏住豆荚两端,大拇指用力一推,豆荚壳开门,小豌豆出来。小朋友们觉着很有成就感,开心极了。
最后,豌豆煮熟后,果果很开心的吃着自己剥的豌豆。
幼儿园老师说
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3到6岁幼儿普遍存在不良饮食行为,挑食偏食的占59.6%。可见偏食是幼儿饮食习惯中常见的现象。而0到6岁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因为小时后经常吃的食物会在大脑皮层食物中枢形成兴奋优势,决定了长大后会优先选择让自己兴奋的食物。幼儿偏食由很多原因造成,比如不喜欢某类蔬菜的颜色,味道。加上知识经验水平有限,对该类蔬菜认识不全面。因此对幼儿进行饮食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写给家长的话
1、当幼儿不吃某类蔬菜时,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了解蔬菜的特征,生长环境,营养价值。有条件的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种植,烹饪的过程。
2、巧用故事说服法,比如孩子不喜欢吃菠菜,可以讲大力水手的故事。大力水手吃了菠菜有满满的力量去帮助别人幼儿善于模仿,乐于参与其中。
3、适当学习烹饪摆盘技能,对孩子挑食的蔬菜,家长可以摆成卡通形状,吸引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去尝试。
◎ 想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将内容【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微博】,或【复制链接】进行分享。
◎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微信,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再点击右上角的【…】,将我们【推介给朋友】。
◎ 如果您还想浏览更多内容,请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公众号】,点击关注,即可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微信公众号ID:cd1you
用爱帮助儿童寻找生命的支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成都市第一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