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
——蒙台梭利
为了进一步提高游戏中教师的观察与解读能力,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6月28日中午,海盐县万禄幼儿园与嘉兴市教师发展联盟单位海宁市长安镇中心以及万禄结对园开展了线上活动,教研分享主题为“游戏观察与解读”。活动中围绕游戏的观察与解读,海盐县万禄幼儿园的3位教师分享了游戏案例,主持人陈连连老师进行点评。
活动一开始,陈婷老师首先给大家带来大班游戏案例《魔尺组合大变身》。
适当提升难度
陈婷老师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正确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及已有经验,科学合理地运用“诱导”法和观察法,激发幼儿挑战魔尺变身的积极性,助推游戏不断发生于发展。
紧接着,姚敏芳老师分享了大班户外游戏案例《瞧,这个小交警有点牛》。
关注幼儿情绪
姚老师非常关注幼儿游戏中的需要,并且充分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她认为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是我们要给幼儿大声辩驳的机会,给幼儿的情绪寻找到一个真正的调节出口。
之后,朱丽婷老师分享了小班幼儿的建构创想《呀!设计》。
观察幼儿思维
朱老师关注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品质,尊重并关注幼儿的真实游戏兴趣,鼓励幼儿自主尝试和探索,从而让幼儿的建构游戏实现深度学习。
主持人陈老师对三位老师的游戏案例进行了点评,并充分肯定了老师们在幼儿游戏中指导。同时,陈老师围绕“游戏观察与解读”,就游戏观察解读中常见的几个问题,根据自己的亲身经验与研究实践进行分享交流,为老师们答疑解惑。
陈老师鼓励老师们要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及时记录幼儿的游戏情境;也对老师们提出了期望,希望老师们主动学习与幼儿游戏相关的核心知识,聚焦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进行分析,并且尝试运用一定的分析策略如表格比对、数据统计、流程图演示等。
最后,陈老师运用鄢超云教授的话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我们确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地‘读懂’某一儿童,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读懂儿童的努力。”
通过本次活动,给予万禄幼儿园结对联盟单位教师游戏观察指导的启示,对于如何更好地观察与解读幼儿游戏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老师们也将始终保持着对儿童游戏精神的敬畏,从观察幼儿游戏和解读幼儿行为两个方面开展后续的思考与实践。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海盐县万禄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