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微信:18610206462
#种植
人间忽晚,山河已秋
与你一起,共赴一场思想碰撞之旅
10月22日下午14:00,在项目组领衔人杨蓉蓉园长的带领下,如皋市“雅云工作室”户外种植微项目组全体研究成员相约云端,围绕“有准备的环境”再次开展线上主题研讨。
初介园所种植环境
高明幼儿园缪芮老师以园所土坡的地理优势,介绍了其周围环境靠近饲养区,产生“种植+养殖”的联动效应。而支持性环境投放相关动植物的绘本和班级跟进的种植海报,提出工具应包含种植、养护以及记录工具。
常青幼儿园邵晨亮老师以种植位置产生的土壤采光问题为契机,开展对比实验种植,针对如何改善土壤贫瘠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问题展开一系列探究,并从设施齐全、工具多样、墙面互动、绘本支架四个方面阐述了支持性环境。
陈姝雯老师介绍了何庄幼儿园的嬉耕园,占地面积大是其特点之一,因此能满足幼儿多样的种植需求。将支持性环境分为材料类、防护类、绘本类和收纳类,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丰富了材料和支架,将种植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光华幼儿园葛永甜老师提出幼儿作为种植的小主人,善发现,巧动脑,用低结构材料铺设田园小路,意义非凡。在支持性的环境中,教师们集思广益,家园合作,将可利用的材料收集并投放。
安定幼儿园的何其委老师坚信有效的种植离不开幼儿的参与、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重点阐述了弹簧秤、磅秤等称重工具的使用,记录结果用图文的方式展示,形成幼儿园的吉尼斯种植挑战。
东皋幼儿园周钦钦老师以田地的规划为出发点,土地的高低、凹凸、曲直能给予幼儿不同的创造,而工具的充足丰富,材料的一物多玩,游戏箱的自主开放,皆为顺应幼儿好奇的天性,支持幼儿的趣味种植。
丁堰幼儿园宗海燕老师分别从户外种植园和室内种植角介绍了环境,其中肯定了支架的作用,包括农具的科普、使用的方法、种植流程和种植海报等等,作为阶段性的支持策略,这是环境带给幼儿的隐性教育。
重思有准备环境
领衔人杨蓉蓉园长带领项目组成员回顾了小组第一次研讨中关于有准备的环境梳理,以及大项目组研讨时关于有准备环境的分类,与大家围绕两个问题再次进行思考:
1.对于种植项目来说,基础性环境包括哪些?支持性环境包括哪些?
论后共识:
对于种植来说,基础性环境是园所提供的原有环境,各家场地大小、形状、地势地貌、土质、种植周边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后续的支持性环境也将各不相同,这给研究带来了多元性和不同的方向性。如安定园的种植是长条行,如何让幼儿进入田地近距离观察的问题就不存在,而何庄幼儿园大面积的种植场地就需要研究这个问题。
2:关于支持性环境中材料的投放?
论后共识:
(1)为什么要投放?是为了满足幼儿不断观察、不断探究的需要。
(2)什么时候投放?因实际情况而论,可以针对当下种植的植物,提前有预见性投放,例如绘本、工具等。可随着植物的生长变化,投放的材料不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时,再针对性逐步增加。
(3)投放什么样的材料最适宜?材料都有其不同的特性特征,需要跟随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探究需求投放,如测量用到的工具,小班可是小棒、夹子,大班就可以是尺子。
再思工作重点
通过相互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种植组要调整工作步伐,不能想着一步登天,直奔结果而去,而是要扎实做好最基础的研究。
各家要根据园所实际问题,找准研究方向,如自然角工具和户外种植园的工具分别是什么,准备多少数量为宜。比如绘本投放放什么,放哪里科学等等。只有把种植中基础性问题解决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开展其他活动。而过程中要注意总结投放材料的依据是什么,最终取得普惠大众的效果。
最后,领衔人杨蓉蓉园长部署了下一阶段的工作:
1.正常开展日常种植活动
2.重确定本学期研究内容
3.定期交流研究过程案例
砥志研思,精进不休
学习就像种植一样
在心里种花
人生才不会荒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