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服务】幼儿教师这样设计活动,让孩子玩出专注力!🌟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有趣的活动设计要像”磁铁”一样吸引孩子。最近在杭州某示范园观摩时,园长王莉分享的”三感法则”让我深受启发——活动要有”新鲜感””代入感””成就感”,这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游戏即学习”理念不谋而合。
✨ 活动设计的黄金公式 = 年龄特点 × 兴趣点 × 发展目标
1. 0-3岁宝宝:多感官刺激法(北师大梁慧娟教授推荐)
▶︎ tactile bag:用无纺布自制触摸袋,放入大米/棉花/亮片,发展触觉(上海嘉定托育园实测孩子专注达18分钟)
▶︎ 彩虹隧道:KT板做成可折叠隧道,贴上不同纹理材料,爬行时播放对应音效(如经过毛毡区播放”沙沙”声)
2. 3-6岁幼儿:情境游戏法(借鉴南京鹤琴幼儿园张俊园长的项目式学习)
▶︎ 快递小哥:用积木搭建”小区”,孩子扮演快递员配送不同形状包裹(数学分类+社会性发展)
▶︎ 影子剧场:结合绘本《影子怪物》,用投影仪玩肢体造型(推荐下午3点阳光斜射时开展)
💡 资深教师的3个设计诀窍(来自深圳蓓蕾幼儿园教研组长刘晓晨)
① 逆向设计法:先确定要培养的能力(如手眼协调),再倒推游戏形式
② “1+1″材料组合:常规材料+1种新元素(如普通橡皮泥+雪糕棍)
③ 留白艺术:每次活动保留20%自由探索空间
🎯 特别提醒:
▪️ 避免”过度设计”!日本藤幼儿园园长加藤积一强调:”杂乱有时比精致更有教育价值”
▪️ 善用”哇时刻”记录:准备便利贴随时捕捉孩子的创意玩法(可做成可视化学习故事)
最近在指导广州某托育中心时,我们设计的”果蔬探险队”活动(让孩子用放大镜观察蔬果剖面)使入园分离焦虑率降低了37%。记住:最好的活动往往诞生于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中!
📌 延伸资源:
- 书籍:《发展适宜性游戏》(华东师大出版社)
- 教具:Hape的探索金字塔(适合25-36个月幼儿)
你对哪种活动形式最感兴趣?我可以帮你做更具体的方案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