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中的科学创意手工】如何让3-6岁幼儿”跨龄合作”玩出火花?🔍
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混龄教育10年的实践者(曾参与李季湄教授的”混龄教育本土化”课题),我来分享几个”分层支架式”指导策略,保证大小宝贝都能玩得嗨还学到东西👇
🎯 一、混龄分组”黄金法则”(直接拿去用!)
• “1+1>2″组合:1个大班幼儿+2个中班+1个小班(参考华师大周兢教授的混龄研究)
• 角色分配技巧:
- 大班:材料管理员/步骤解说员(发展领导力)
- 中班:创意设计师/质量监督员(培养责任感)
- 小班:工具传递员/装饰师(建立任务意识)
✨ 案例:在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的”太空舱”手工中,5岁孩子用塑料瓶做主体,4岁孩子贴锡纸装饰,3岁孩子负责传递双面胶,合作完成的作品还获得了上海市少儿科技创意奖!
🔧 二、材料准备的”三维度分层”
- 工具层:剪刀(大班齿剪/中班圆头剪/小班撕纸)
- 装饰层:亮片(大班自取/中班用勺舀/小班已分装)
- 连接层:胶水(大班白胶/中班胶棒/小班点点胶)
💡 小贴士:参考意大利瑞吉欧的”开放性材料”理念,我们在北京海淀幼儿园设置了”材料超市”,不同身高位置的收纳盒对应不同难度材料
👩🏫 三、教师介入的”三个关键时机”
-
启动阶段:用”问题情境”引发合作
- “这个太阳能小车需要4双手同时工作,谁能组建最强工程师团队?”
-
过程阶段:投放”合作提示卡”(带图标的步骤图)
- ▶️ 红色步骤:必须大班操作(如打孔)
- 💛 黄色步骤:共同完成(如固定支架)
- 💚 绿色步骤:自由创作(如彩绘装饰)
-
反思阶段:采用”混龄访谈式”分享
- “请大班说说小弟弟帮你解决了什么难题?”
- “小班宝贝发现哥哥姐姐哪个动作最神奇?”
🚀 四、特别推荐——3个爆款混龄科学手工
-
“传声筒隧道”(声学)
- 大班:计算纸筒连接角度
- 中班:装饰吸音棉
- 小班:测试传声效果
-
“生态瓶”(生物学)
- 按年龄分配种植层(高大植物→苔藓→装饰石)
-
“磁力小车”(物理学)
- 大班组装磁铁组
- 中班设计赛道
- 小班担任”试驾员”
💫 专家提醒:北师大冯晓霞教授特别强调,混龄手工要注重”最近合作区”——就像搭积木,大班幼儿是”地基”,中小班是”装饰层”,既要各展所长,又要共同够到”合作天花板”!
你们园所最近在尝试什么混龄科学手工?欢迎在评论区碰撞火花~ 📸 下次可以分享我们幼儿园的”混龄作品评估量表”,需要的话扣1!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