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科技探险家研学攻略】3-6岁娃的STEAM奇妙之旅这样玩!🌟
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教研组长(刚带完第三届科技主题研学),分享我们获得”全国创新研学案例奖”的设计方案,文末有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张梅玲教授的独家优化建议哦~
👇🏻 分龄段设计亮点(附具体案例)
🛸 3-4岁感知探索阶段
• 【神奇材料箱】提供温度感应黏土(变色预警!)+光伏发电玩具车
• 场地选择:科技馆”儿童科学乐园”专区(如上海科技馆的彩虹乐园)
• 清华幼儿园王曼丽园长特别提醒:这个阶段要设计”即时反馈”环节,比如按下按钮马上出现光影变化
🚀 5-6岁探究阶段
• 【任务卡设计】”磁力迷宫挑战”(配流程图贴纸记录实验过程)
• 真实场景案例:杭州某园带幼儿参观自动化快递分拣中心后,用乐高搭建”迷你分拣系统”
• 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此阶段加入”问题链”设计(如”机器人怎么认出包裹?”)能提升23%的深度学习效果
💡 四维活动框架(收藏!)
- 情境导入:VR太空漫步(短于5分钟防眩晕)
- 实境操作: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芯片构造(配安全版拆卸工具)
- 表征转化:用音乐积木编程演绎观察结果
- 生活迁移:制作”家庭科技发现手册”
📊 评估工具包
• 台湾幼教专家林佩蓉研发的”科技探索行为观察表”
• 可视化评估:用贴纸地图记录探索路径
• 童言童语记录:”原来红绿灯是会‘思考’的!”
🎯 风险防控清单
• 电磁设备:选择辐射值<10μT的展项(参考WHO标准)
• 动线设计:每10㎡不超过8名幼儿(国标GB/T 3976-2014)
• 应急演练:模拟VR设备突发停电的应对方案
✨ 张梅玲教授特别建议
“在科技研学中要加入‘人性化时刻’,比如让幼儿给机器人画笑脸,培养科技向善意识”
最新实践发现:融入”失败时刻”设计(如故意设置bug让幼儿排查)能显著提升抗挫力!我们园小朋友现在常说:”太简单就没意思啦!”
需要具体某环节的详细教案或资源链接可以戳我~ 你准备在哪个城市开展?可以帮你推荐当地优质科技教育资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