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很高兴探讨这个重要的幼儿教育话题。合作能力是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幼儿园社会性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幼儿的合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交往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下面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为您详细分析:
一、理论基础: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研究发现:
- 3-4岁:平行游戏阶段,合作意识萌芽
- 4-5岁:联合游戏阶段,开始有简单分工
- 5-6岁:合作游戏阶段,能进行较复杂的协同活动
二、实践策略:六步培养法
(一)创设合作情境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常用的方法:
- 材料控制法:故意提供数量不足的材料,”逼”孩子们不得不分享合作
- 任务设计法:设置必须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大型积木搭建
(二)示范引导技巧
著名幼教专家周兢教授建议采用:
- “角色扮演法”:通过木偶剧展现合作场景
- “语言支架法”:教给幼儿合作语言:”我们一起…””你需要帮忙吗?”
(三)设计合作游戏
广州幼儿园名师张俊常用的几种游戏:
1. 传球游戏:小组围圈传多个球,不让球落地
2. 拼图接力:每人拼一部分,完成大幅拼图
3. 彩虹伞:多人协作让彩球在伞上跳动
(四)及时正向强化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推荐的激励方式:
- 即时具体的表扬:”小明刚才主动帮小红扶积木,真是合作小达人!”
- 可视化记录:合作行为墙,贴合作小星星
(五)化解合作冲突
北京丰台第一幼儿园园长朱继文分享的”冲突解决三步法”:
- 冷静角情绪处理
- 启发式提问引导思考
- 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六)家园协同培养
建议家长配合的居家活动:
- 亲子合作家务:一起整理玩具、布置房间
- 家庭合作游戏:亲子棋盘游戏、搭帐篷等
三、经典活动案例分享
活动名称:《蚂蚁搬家》
年龄段:4-5岁
活动目标:
- 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 练习沟通与协调能力
实施步骤:
- 情景导入:讲述蚂蚁合作搬食物的故事
- 分组挑战:每组5人,用特制”担架”运输大型”食物”
- 复盘讨论:引导幼儿分享合作感受
- 延伸活动:美工区创作”合作小书”
评估要点:
- 能否主动寻求/提供帮助
- 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式
- 完成任务后的情绪体验
四、教师支持策略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社会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培养合作能力需要教师做有心的引导者,创造丰富的社会性互动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合作体验中逐步建立起这种宝贵的社会技能。
如果您想了解更具体的年龄分段实施方案或某个特定合作活动的详细教案,我很乐意继续为您深入分析。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