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石头遇上小天才——3-6岁地质探索的100种创意玩法》✨
亲爱的幼教同行们,今天要和大家分享如何让低龄幼儿在地质探索中玩出”诺贝尔幼童奖”级别的创意!(刚在华东师大婴幼儿STEM教育峰会上,李教授那个用奥利奥饼干模拟地壳运动的案例简直绝了!)
🌋 Phase1:破冰行动——用魔法唤醒探索基因
- “会讲故事的小石头”(建议收藏!)
- 准备不同纹理的岩石标本,让孩子蒙眼触摸
- 配合像《火山爷爷的喷嚏》这样的原创绘本(我们园自编的立体书,小朋友天天追着要看)
- 秘诀:用”这块石头可能是恐龙粑粑变的”这类趣味暗示(来自深圳名师王苹果的馊主意大赛)
- “疯狂麦圈地层学”(去年上海示范园公开课亮点)
- 准备透明杯+麦圈/巧克力豆/棉花糖
- 让孩子分层堆放模拟沉积岩形成
- 关键提问:”如果地震来了会怎样?”(摇一摇杯子观察)
🔍 Phase2:探索工具箱——给幼儿的科学武器升级
• 超安全版”地质三件套”:
- 放大镜胶棒(防摔设计)
- 食用色素滴管(模拟矿物质渗透)
- 磁性沙子(理解铁矿特性)
• 自制探索卡(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视觉记录法):
“如果这颗鹅卵石会说话,它去过哪些地方?”
🎨 Phase3:创意爆破时刻——跨学科玩法大全
- “摇滚音乐会”(音乐+科学)
- 不同岩石敲击发声对比
- 录制《石头交响曲》(北京芭学园去年的毕业作品)
- “宝石侦探局”(数学+艺术)
- 给彩色晶体制作用荧光笔编号
- 开展”谁偷了水晶”的情景游戏(融合绘本《石头大盗》情节)
- “火山爆发秀”(化学+戏剧)
- 小苏打+白醋经典实验升级版
- 让孩子扮演惊慌的小恐龙(运动发展)
💡 高阶彩蛋(来自台湾STEAM教育专家林老师):
用冻干草莓模拟火山岩孔隙,观察”岩浆”(糖浆)渗透速度——既能吃又能学!
⚠️ 安全TIP:
所有探索材料必须通过「三不原则」检测:不放嘴里、不扔同伴、不塞鼻孔(我们园自创的防噎测试法:能通过卷纸筒的都合格)
记得拍照记录孩子们说”老师你看!”的瞬间——那才是真正的教育奇迹发生时刻!下次可以试试把孩子们的石头画扫描做成AR动画,效果堪比迪士尼!(正在申请的园本课程专利哦)
📚延伸资源:
《石头里的幼儿园》(日本大阪大学幼教项目实录)
《3-6岁地质游戏力》MOOC课程(华南师大免费开放)
各位老师有什么奇葩石头玩法?欢迎在评论区Battle~上次看到有老师带小朋友用芋头模拟火山,只能说大家的脑洞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