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妙了!让我们一起解锁3-6岁萌娃们的”陶艺创新密码”吧!🎨
🌟【环境创设的魔法】来自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启发:
我特别喜欢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提出的”环境是第三位老师”理念。建议打造:
- 多感官探索区:摆放不同纹理的天然材料(贝壳、树枝等)
- 创意灵感墙:展示毕加索抽象陶艺+幼儿涂鸦作品混搭
- “疯狂的材料超市”:提供超轻黏土、羽毛、亮片等30+种辅材
🔧【工具创新三部曲】参考日本著名陶艺家安田侃的幼儿教育理念:
• 基础版:传统陶泥+安全陶艺工具
• 升级版:3D打印笔(低温款)、可食用色素
• 脑洞版:用旧牙刷做肌理工具、吸管当镂空模具
💡【教学设计秘诀】借鉴STEAM教育先驱赵慧臣教授的”5E模式”:
- Engage趣味导入:用《疯狂动物城》朱迪警官的陶罐寻宝故事
- Explore探索时间:”盲摸猜物”游戏培养立体感知
- Explain引导思考:”你觉得碗为什么要有弧度?”
- Elaborate创意实践:设计”外星人餐具”主题
- Evaluate多元评价:用emoji表情贴纸让孩子互评
🎯【创新触发技巧】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察研究:
• “变形金刚法”:鼓励把两个不相干物品组合(如茶杯+火箭)
• “超级进化术”:”如果这个花瓶会说话,它想要什么新功能?”
• “跨维挑战”:设计能浮在水面/会发光的陶艺品
📈【最近在指导北京某高端园所实践的创新案例】:
孩子们用陶土+导电材料制作”会唱歌的陶笛”,这个项目获得了2023年全国幼儿科技创新大赛金奖!建议可以尝试:
- 结合简单电路(3岁+可用安全电路贴纸)
- 融入光影艺术(镂空透光设计)
- 加入数字化元素(用AR扫描展示作品故事)
记住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的话:”手是智慧的工具”。在陶艺创新中,最重要的不是成品多完美,而是让孩子享受”思考-尝试-改进”的过程。建议每次活动后开展”小小策展人”环节,让孩子们用童趣语言介绍自己的”创新专利”!
你们园所有尝试过什么特别的陶艺创新活动吗?欢迎分享交流,我们一起碰撞出更多创意火花!✨
(悄悄说:下次可以试试把陶艺和编程机器人结合,让孩子的作品”动起来”,这个玩法在深圳的幼儿园正流行呢~)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