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现在春末夏初,万物生发,生机勃勃,其实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如此。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报告指出,初夏是小儿生长最快的季节,长得最快的月份是五六月份,平均达到7.3毫米。此时正是幼儿成长的黄金时期,做好幼儿保是康成长的保证。那么春末夏初幼儿保应该注意什么?
春捂防寒应有度,衣服穿着要适当
适度春捂是保养人体阳气的科学方法,尤其是清晨与夜晚,穿衣盖被应该偏多偏厚一些,重点是捂身体下部。但是,春捂也应该有度,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超过15℃就要减衣,再捂下去就易诱发春火的产生。
基本标准是以幼儿脊背无汗为适宜度。很多家长把孩子包裹得很严密,误以为这样就不会得病。其实孩子活动量大、容易出汗,衣服穿得太多,孩子一活动就汗水淋淋,风一吹便容易感冒。所以,最好能根据天气预报及早上起来的实际情况决定幼儿的穿衣,而且记得多为宝宝备一件衣服,我们老师会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为宝宝增减衣服。
生活环境要卫生,生活细节要注意
春夏季是传染病多发季节,要注意家中空气的流通。家中有人感冒,请及时给孩子服预防药,并给孩子多吃大蒜。定期用药,消灭四害,可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防止蚊虫叮咬。
提醒幼儿饭前便后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温度升高,食品容易变质。不吃隔夜隔顿菜,注意凉拌食物卫生安全,瓜果洗净去皮,在蔬菜里加少量蒜泥和醋,增加食欲,灭菌解毒。
不宜用各种饮料代替白开水。饮料含较多的糖分机电解质,宝宝过多摄入,会影响其食欲和消化功能,而且过多糖分也会使宝宝发胖。
户外活动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可以带遮阳帽、遮阳伞等,穿着宽松、透气、吸汗的衣服。
幼儿运动后容易出汗着凉,请在幼儿运动前先脱去一件外衣,在运动后在及时穿上。
勤洗脸、洗澡,可在洗澡水里加入花露水消暑解热。
注意保持幼儿生活作息时间规律、充足睡眠。
日常饮食宜清淡,调理脾胃要及时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春末夏初,气温忽冷忽热,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脾胃虚弱的宝宝来说是一种挑战。
宝宝的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尽量不吃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还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多吃蔬菜和水果、少量多次喝水,新鲜的鱼、肉、鸡蛋、猪肝等,可做成粥,绿色蔬菜洗净煮透后才能食用,多补充维生素,尽量不吃冷饮,保护好肠胃。
根据营养学要求,主食应适当增加粗杂粮,如:小米有脾和胃作用,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玉米有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有助于智力开发;黄豆有脾益气作用,多吃豆腐、豆浆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宝宝。
材料:莲子15克、干百合15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
做法: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煮至鸡蛋熟即可食用。
材料:大骨,红枣,大米,葱、姜片,精盐,醋,深绿色青菜。
做法:将大骨洗净,放沸水中焯几分钟,去掉血水及油腻。红枣洗净去核、葱切段,姜切片。锅中放入清水,将大骨、红枣、葱段、姜片一起放入锅中大火煮开。撇去汤中浮沫,倒入几滴醋,小火煲2-3个小时。汤煲好后,放少量盐调味。青菜切成碎末备用。大米洗净,用煲好的汤煮粥。粥好后,放入青菜,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
材料:芡实15克,淮山药15克,鲫鱼1条(约150克)
做法:鲫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沥水;用少许食油将鲫鱼在铁锅内煎至淡黄色,然后与芡实、淮山药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以食盐调味,即可 。
材料: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
做法: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
材料: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
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小儿。
材料:鳕鱼4片,鸡蛋2个,牛奶1/4杯,面粉1杯,胡椒、酱油、料酒、盐、花生油各适量。
做法:鳕鱼加入盐、料酒、酱油,腌制1小时;下平底锅,倒入花生油,等锅烧至八分热后,火力从大火改成中火;将鳕鱼逐片入锅,每面煎炸约2分钟,直至表皮香酥、鱼肉已熟即可;食用时可挤上柠檬汁,增添香味。
材料:生菜50克,樱桃番茄50克,黄瓜1根,玉米粒若干,沙拉酱。
做法:将所有蔬菜洗净,黄瓜切片,樱桃番茄切片,玉米粒在沸水中烫熟;把生菜铺在盘底,然后放上黄瓜片、樱桃番茄片、玉米粒,最后浇上少量沙拉酱即可。
温馨提示:六月气温转暖、昼长夜短,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加长,代谢机能旺盛,营养物质消耗增多,所以此时应适量给儿童加餐,以利新陈代谢和骨骼生长。加餐时间最好定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