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秋天,大丰裕华镇 幼儿园 成为盐城市 幼儿园 改制大军中的一员,走上“股份制”改革之路。按照当时的改制方案,每股1.2万元,普通教师每人2股, 园长 4股,副 园长 3股,不少幼儿教师纷纷贷款入股,裕华镇政府也以掌控该 幼儿园 51%的无形股份而成为“大股东”。然而5年来,这些教师“股东”并没有参与分红,所得的仅是每年数百元的利息。
2007年秋天,事隔5年后该 幼儿园 遭遇了第二次改制,再次回归集体所有制,裕华镇一纸方案对45岁的幼儿教师进行“一刀切”,要求回家“退养”,每月发放150元生活费。同时,教师“股东们”被告知,当年的股份制改革并没有在工商部门进行登记,而当年的“入股金”也变成了“借款”,由此,引发了一系列“退养”难题。
幼儿园 改革成股份制
2002年秋,大丰裕华镇政府为强化 幼教 产业化管理,对裕华中心 幼儿园 全面推行了股份制改革,陈洪等许多优秀村 幼儿园 教师在接到裕华镇政府的邀请后纷纷入股。
根据 幼儿园 的资产登记、账据核查及镇 幼儿园 资产评估小组的实物评估,裕华镇 幼儿园 总资产为231.7万元。根据集股数额,镇政府决定从土地直接成本(86.5万元)和无形资产(80.4万元)中拿出166.9万元相应配股,全镇 幼儿园 设139股,每股1.2万元,不吸收社会股。对于 幼儿园 的岗位设置及股份分配则根据事业编制规划,全镇聘用幼师(含保育员)共37人,所有人员持股上岗,并以岗设股。中心园 园长 认购4股,副 园长 认购3股, 园长 助理认购2.5股,依次类推至村园幼师各承担相应的股份认购,共67股,占整个 幼儿园 的49%,镇政府则掌控51%的股份。
据陈洪讲述,当时教师们家庭并不富裕,但因为相信政府,他们凑的凑、借的借,有的甚至动用了高息贷款。
依据该 幼儿园 改制实施方案,股金届期为5年,股期届满接转下届, 园长 或副 园长 卸任,超购的股金退还本人,幼师退休后退还股金。另外,该办法对利益分配问题也做了详细的规定:根据5年幼儿数的统计和经费预测,以5年平均数计算,总收入减去总支出为净利润,在净利润提取30%的风险金后按股分红风险共担。分红比例按5年测算,利润高年份提取利润以丰补欠,5年到期一次结算。
45周岁幼师退养回家
但是,陈洪等人并未得到分毫的分红,除了第一年拿到200元,以后每年700元算做所谓的利息。
相反,到2007年夏末,裕华镇政府出台政策,中心 幼儿园 实行再次改制,重新实行集体所有制,对1963年12月31日前出生(即年满45周岁)的幼儿教师统一实行离岗退养。原股金则转为借款,分两年偿还,并进一步完善离岗退养人员的生活补助,退养后每月150元加认可的连续工龄补助标准1元/年。
今年已47岁的陈洪以及其他7位教师被通知名列退养教师名单,并要求签订协议后离岗。根据相关规定,教师们不禁提出疑问: 幼儿园 改制为集体所有制应按照国家的教育机制,持证上岗或竞争上岗。“我们是在编正式幼儿教师,符合大丰的相关规定,那是依据什么让我们退养呢?”另外,补助金是根据什么政策制定的呢?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