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中,广大群众对学前教育的意见非常多。针对反映最强烈的“入院难”、“入园贵”等主要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多次组织专家进行研讨,进一步征集各地幼教工作者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学前教育规划”献策。
体制改革留下隐患
――以市场为主的学前教育给中低收入家庭造成沉重负担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教授认为,当前学前教育中的诸多问题,大都源于本世纪初进行的学前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遗留问题:“先是因为国有企业的改制、事业单位的缩编,原来由企、事业单位办的幼儿园被作为‘包袱’甩了出来;之后又以‘优先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或‘消减政府财政支出’为理由,推向市场。而这些原企、事业单位幼儿园,恰恰是为广大中低收入人群服务的。”
被冠以“体制创新”之名取而代之的、由个人承包的幼儿园或私立幼儿园,要么价高得负担不起,要么质差得令人叹息。即便是所剩不多公立幼儿园,收费之高也让公众抱怨不已。
――投入不足,就向家长多收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北京绝大多数家长认为:当下每月700元学费、外加每年12000元的赞助费的这一公立幼儿园普遍实行的价格过高,而私立幼儿园的收费还要高出许多,远远超出了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负担不起的家长,只好送孩子上“黑户”(指没有注册)幼儿园。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高霞研究员指出:这样的幼儿园虽然收费低,但幼儿的安全、康、师资水平、院内环境均难以到保障。
除了有些人片面追求利润,高收费的主要原因是学前教育投入不足。学前教育研究会认为:近10年来,学前教育经费占全国教育总经费的1.2%-1.3%,有的省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而世界平均水平是3.8%。不足部分,园方就通过向家长多收费解决。
――合同制幼儿教师难以享受教师待遇
目前在公立幼儿园编制内的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基本上有保障,但从企事业单位“甩”出来的幼儿园,其教师就失去了编制。虽然具有合格教师的资格,却不能纳入事业单位管理,不具有教师身份,不能享受教师应有的社会保障、职称评定、业务培训等方面的待遇。她们变成了合同制教师,而合同制幼儿教师的工资比编制内教师往往低一半左右!
var cpro_id = “u208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