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家园共育”的观念,推进幼儿教育领域优质资源的建设与应用,根据项目有关工作安排,中央电化教育馆在2018年5月启动了优秀亲子案例征集活动,共遴选出176个优秀作品。
优秀亲子活动案例将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平台幼教频道集中展示,在“学前在线”微信公众号进行周期展示,并择优推荐至《幼教365》杂志。请各幼儿园积极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提高优秀亲子活动案例的应用水平。
一等奖案例展示
《毛线变变变》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目标
(一)认知:掌握“对称”、“按顺序”的毛线缠绕方法。
(二)技能:会在KT板上,用毛线缠绕大头钉围成的形状。
(三)情感:愿意通过手工作品来表达自己对某些图形、对某些颜色的喜爱,并且愿意用手工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想象力。
亲子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毛线,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一。五颜六色的毛线非常漂亮,可以用来织成毛衣、围巾等物品。于是,我将毛线投入到幼儿园的美工区中。我发现小朋友们立刻被毛线所吸引,有的开始将毛线剪成各种长短,在白纸上进行粘贴,有的将毛线缠绕在瓶子、小棍上,做成各种手工作品。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偏小,做出的毛线作品还不够美观。在此基础上,我邀请了小朋友和家长以家庭为单位,来幼儿园一起制作毛线手工作品,用各种颜色的毛线,通过“对称”、“按顺序”缠绕的方法,做成手工作品。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家长的参与下,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构思和喜好,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而家长们也能在本次的亲子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幼儿相处,如何与幼儿交流,一起完成一幅毛线手工作品。
(二)活动对象:中班幼儿及家长。
(三)活动内容:
1.家长开放日活动过程(艺术领域):
(1)向家长介绍美工区的毛线预设活动:《好玩的毛线》。
(2)学习“顺序法”、“对称法”的毛线缠绕方法,教师示范方法,幼儿跟随老师一起制作。
(3)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和家长一起在KT板上画出来,家长帮助幼儿按照图形订上大头钉,再用“顺序法”、“对称法”制作毛线缠绕画,完成图形作品。
(4)幼儿互相参观,自由交流分享作品,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教师点评幼儿作品。
(5)欣赏更多毛线缠绕画的作品,让小朋友们和家长打开思路,想象出更多的图案。
2.家庭日亲子活动过程:
(1)幼儿在KT板上,用铅笔画出一个简单的图案。(例如:不同形状的花朵、自行车、各式各样的气球、小动物等)
(2)家长与幼儿一起,按照图形的线条,将大头钉均匀的钉在图形线条上。
(3)家长与幼儿一起,用不同颜色的毛线,在大头钉上进行缠绕。所采用的方法绕在瓶子、小棍上,做成各种手工作品。但由于中班幼儿的年龄偏小,做出的毛线作品还不够美观。在此基础上,我邀请了小朋友和家长以家庭为单位,来幼儿园一起制作毛线手工作品,用各种颜色的毛线,通过“对称”、“按顺序”缠绕的方法,做成手工作品。让小朋友们能够在家长的参与下,通过手工制作,表达自己的构思和喜好,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而家长们也能在本次的亲子活动中,学会如何与幼儿相处,如何与幼儿交流,一起完成一幅毛线手工作品。
(四)活动形式:家庭日亲子活动
(五)活动评价:
从活动目标上来看,此次《毛线变变变》的亲子活动完成了三个维度的活动目标。
1.从认知目标上,通过幼儿与家长一起学习顺序法、对称法等缠绕方式,很好的掌握了这两种毛线的缠绕方法。
2.在能力目标上,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让幼儿自己想象图形进行构思,再动手完成毛线缠绕画,家长在旁起到辅助作用,以幼儿为主要动手者,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3.在情感目标上,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毛线颜色,做成了自己喜欢的图形,通过一幅幅毛线缠绕的手工作品,展现出了幼儿脑海中的图像,感受到了亲子操作的乐趣,增进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感情。让家长知道该如何正确指导幼儿制作,如何与幼儿交流。
(六)活动采用方法:
1.分解示范法: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示范过程,幼儿通过老师的示范,观察和学习,掌握毛线缠绕的“顺序法”和“对称法”。
2.直观演示法:使用投影仪,投影出更多、更精美的毛线作品,让幼儿与家长开拓思路,想象出更丰富的图形,并制作出来。
3.提问法:通过有效的提问,让幼儿发挥想象,用毛线做出更多的图形。
4.操作法:幼儿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进行毛线画的手工制作。
亲子活动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参加本次活动的幼儿总数:10人,幼儿园教师总数:18人,幼儿家长总数:10人。
(二)简述活动时间、活动规模、活动开展情况、活动影响力
1.活动时间:家长开放日时间:2018年9月6日、亲子活动时间:2018年9月8、9日。
2.活动规模:幼儿园彩虹班。
3.活动开展情况:幼儿喜欢本次的手工活动,各个家庭积极配合,家长参与度高,最后活动的完成情况良好,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产生。
4.活动影响力:
此次活动收到了幼儿园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的支持,从活动的开展到活动的结束,都得到了幼儿园领导的帮助。在活动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上来看,本次的活动不仅深受幼儿的喜爱,让幼儿认为这是一次有趣的亲子活动,家长们也认为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又和孩子们有了难得的亲子独处时间,又能与孩子一同完成一幅令人满意的毛线手工作品。同时,老师也将本次活动放到了《幼教三六五》的平台上,家长在平台上积极与老师交流,互相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幼教三六五》平台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真正的搭建起了交流沟通的桥梁。使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为简便、直接和有效。通过本次活动,越来越多的家长喜欢上了《幼教三六五》这个新型的平台,也越来越主动的完成着每周的亲子活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庭的氛围,也变得更加融洽。
(三)活动生成性资源情况等(注:生成性资源指通过活动形成的学习结果、成果展示等知识性资源和在交流互动中产生的智慧性资源)
亲子活动反思
从活动的课程设计来看,我更加看重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学会毛线缠绕的方法,再运用到自己的手工作品中来。其次,家长在一旁陪伴着孩子,帮助幼儿完成一些较难的环节,在与幼儿的交流与沟通中,完成手工作品。最后,在通过课堂延伸,来到家庭日的亲子活动,完成更加丰富的手工作品。
从活动的内容选择上来看,幼儿已经在美工区自由玩耍了毛线一段时间,对于毛线的触感和形状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再将毛线运用到手工制作中,利用平时美工区常见的KT板、大头钉等工具,将毛线进行缠绕,完成一幅简单又好看的毛线缠绕画,让幼儿体验到手工制作的乐趣。
从活动的后期反馈上来看,本次活动不仅得到了幼儿的喜爱,连家长们也积极的参与了进来。在家庭日的亲子活动中,家长们与幼儿一起集思广益,完成了许许多多幅有趣又漂亮的毛线缠绕画。活动结束后,不少家长表示和幼儿的共同完成手工作品,增加了家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幼儿也在融洽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
亲子活动创新点
本次活动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家长开放日活动在幼儿园里,由老师带领完成。老师将毛线缠绕的方法教给幼儿与家长,让幼儿与家长掌握毛线缠绕的基本方法。第二个部分为家庭日的亲子活动,也是一个课堂的延伸活动,让幼儿与家长大胆想象,制作出更漂亮的毛线缠绕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学前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