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清明后,
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
万井出新烟。
清明是清新的、明丽的,也是充满生机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清明,与春天来一场有趣的“邂逅”吧!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节气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因此,清明节气还常用以指导农事,有天朗气清、春耕时宜之意。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百花盛开,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小五班萌娃们也感受到了“春”的呼唤,纷纷开始寻找春天,看看他们都发现了什么吧!
在孩子们眼中,到处都是春姑娘的影子。看,柳树抽出了新芽,小草破土而出,万物欣欣向荣。
昕玥:“为什么它们突然全都长出来啦?”
潇凡:“小农场的青菜也长出来啦!”
东锦:“是谁给它们播的种子呢?”
泳情:“我也想种东西啊。”
老师:“清明期间,天气既清新,又明媚,空气湿度高,很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正如谚语所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我们也一起来体验种植的乐趣吧!”
豆豆聚会
孩子们对种植活动感到十分期待,纷纷从家里带回来各种豆豆种子,我们开始种豆咯!
每人一个小杯子,装上泥土,我们开始松土、撒豆、浇水,把它放到种植区里。看着自己撒下的豆豆种子从破壳、冒芽,到一天天地长高、长出新叶,孩子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发现:
家毅:“我的豆豆长高了!还长出了两片叶子!”
传皓:“小小的豆豆居然能长得这么高,太神奇了!”
乐瑄:“茗祎你看,我的豆豆也发芽了!”
可是,也有的小朋友发现,自己的豆豆没有发芽:
“为什么我的豆豆不发芽呢?”
老师师:“是呀,为什么有的豆豆发芽了,有的豆 豆却没有发芽呢?”采访一下小朋友看看:
小朋友们说:可能是浇的水太多了,把豆豆淹死了;可能是没有浇水,豆豆渴死了;可能是因为豆豆没有晒太阳;可能是豆豆放得太深了,没有空气的话它就会死掉;还可能是因为天气冷,把豆豆冻住了,所以发不了芽了……
老师:“宝贝们都动脑筋想到这么多豆豆不发芽的原因,那你们觉得豆豆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我们来进行一场豆豆生长条件的投票活动吧!”
根据豆豆生长条件的投票结果,大多数孩子认为豆豆需要适量的水,在有阳光、有空气、温暖的环境下才能发芽。孩子们的猜想究竟对不对呢?我们开始了第二次的种植,这一次一起来探索,看看豆豆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能够顺利生长。
有的孩子认为,如果忘记给豆豆浇水,豆豆就不会发芽;还有的孩子说,如果给豆豆浇太多水,会把豆豆淹死。实验一下,看看豆豆到底需要多少水呢?
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在同一时间种植豆豆,一组小朋友不给豆豆浇水,一组小朋友给豆豆浇很多水,一周之后,我们来看看这些豆豆有何变化。
孩子们拿来了一个空纸箱,把豆豆放进这个黑黑的纸箱里,把封口封好,不让阳光跑进去。可是这样豆豆就呼吸不了了,于是孩子们想到要给纸箱戳几个洞洞,让豆豆能够自由地呼吸,避免豆豆在密闭的纸箱中失去空气。
孩子们纷纷在家也动手制作了“小黑屋”。
如果没有空气,豆豆不能呼吸,那么它还会发芽吗?
有小朋友拿来了一个大大的、透明的密封罐子。
还有小朋友在家和妈妈一起利用工具,做了抽真空的袋子,把豆豆放进这个完全没有空气的环境。
经过孩子们动手操作和实验,验证了大家的猜想:豆豆需要适量的水,在有阳光、有空气、温度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得最好。
小五班的小朋友们还用豆豆做起了创意拼贴画,孩子们发挥想象,用豆子制作出各种有趣的画面,既认识了不同种类的豆豆,又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乐趣无限。一起来看看我们的作品吧!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孩子们的精心培育下,豆豆种子茁壮成长,长成了一株株小豆芽。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也寻到了许多豆豆做的美食,比如豆腐、豆浆、豆饼、炒豆芽等等,在家还动手参与制作,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自耕自作,快乐享受。小朋友们通过动手实验,在探索中发现:豆豆需要适量的水,在有阳光、有空气、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得最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在“清明”节气感受到了种植的快乐,收获满满,也欢迎小朋友们和我们一起体验种豆的喜悦吧!
撰稿:赵敏怡 李怡然
编辑:钟倩瑜
审稿:李玉珍
审核:于美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