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皮影戏遇见乐高墙:民俗体验活动的破圈玩法(附全流程方案)
各位幼教同仁们好!最近在和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交流时,她特别强调:”民俗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应该是孩子们手中的’活玩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让民俗体验活动既”原汁原味”又”潮酷有趣”!(文末有彩蛋哦~)
一、为啥非要带孩子玩民俗?
- 文化DNA解码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观点)
民间游戏如”跳房子””翻花绳”自带STEAM教育基因,包含几何空间、力学平衡等科学启蒙。 - 超强社交模拟器
广东某幼儿园的”迷你庙会”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自然习得合作、协商等社交技能。 - 多元智能启动键
成都一家园所将川剧脸谱创作与AR技术结合,视觉空间+语言+运动智能同步激活。
二、四大创新活动模板(可直接套用)
模板1:非遗创客工坊(适合4-6岁)
- 📌 破冰玩法:
用3D打印笔”画”糖人,电子水墨屏临摹年画(深圳实验幼儿园创新案例) - 🧩 进阶任务:
分组设计”会说话的皮影”——录制方言配音
模板2:节气生活实验室(适合3-5岁)
- 🌱 惊蛰特辑:
用物联网种植箱观察”雷震百虫醒”现象,配合自制陶笛模拟春雷 - ❄️ 冬至项目:
数学区角测量日影长度,美工区用剪纸表现”阴阳消长”
模板3:民间游戏再造计划
- 🎲 经典升级:
“跳房子+”:融入二维码任务卡,扫码听民间故事(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方案) - 🤹 跨界融合:
把投壶游戏改造成”垃圾分类闯关赛”
模板4:微型民俗村(全园混龄)
- 🏮 场景示例:
走廊变”胡同”(挂灯笼)、沙水池变”稻作区”、积木区搭”土楼” - 👨👩👧👦 家长志愿岗:
邀请会民乐的家长开设”快闪民乐团”
三、三个避坑指南(血泪经验谈)
- 忌”cosplay式体验”
某园端午节只让孩子机械包粽子,建议改为”粽叶选美大赛”+”馅料实验室” - 忌”文化切片化”
不要孤立讲剪纸技艺,应该串联”窗花-民居-节气”知识链(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特别提醒) - 忌”教具奢侈化”
优秀案例:用快递盒做舞龙,PVC管改制空竹
四、效果评估神器
开发了可视化评价工具(需要可私信):
- 🟢 文化认同雷达图
- 🟡 核心发展光谱仪
- 🔴 师幼互动热力图
彩蛋时间🎁:刚和几位95后老师脑暴出”元宇宙民俗馆”方案——用ClassIn搭建虚拟文化空间,孩子们用自己的数字分身体验”云踩高跷””电子打铁花”。感兴趣的话下期详细分解!
记得有次观摩活动,孩子们把皮影戏改编成《奥特曼大战年兽》,这种文化混搭恰恰说明他们真正”消化”了传统文化。你们园所有什么好玩的民俗活动创新?欢迎在评论区Battle~ ✨
拓展工具包:
关注后回复”民俗资源”获取:
① 50个非遗动画短片
② 民间游戏改编手册(含安全指引)
③ 二十四节气STEM活动库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