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培养的 “游戏场”:幼儿教师如何助力幼儿成为 “能力冠军”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个充满活力的话题——如何通过游戏这个天然”培养皿”,帮助孩子们登上能力的”宝座”!
游戏:幼儿能力发展的最佳土壤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曾强调:”游戏是幼儿的工作,也是他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最主要方式。”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理论,儿童在游戏中总是表现出高于日常行为的水平,这种”最近发展区”恰恰是能力飞跃的关键期。
▶ 游戏培养的四大核心能力
- 认知能力:通过建构游戏、角色扮演等发展
- 社交能力:在团体游戏中自然习得
- 情绪管理:通过挫折体验和冲突解决发展
- 身体协调:大肌肉和小肌肉游戏的双重锻炼
打造”能力冠军”的五大策略
1. 环境创设:会”说话”的游戏区角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的”学习故事”研究显示,环境是”第三位教师”。建议:
- 建构区:提供多层次材料(如乐高、积木、纸箱),满足不同发展水平需求
- 角色区:设置真实生活场景(超市、医院),添加职业道具
- 美工区:配置开放式材料(自然物、回收物品),激发创造力
2. 观察先行:捕捉”哇”时刻
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估法,记录孩子的游戏亮点:
- “今天小美用积木搭建了一座桥,还向同伴解释如何保持平衡…”
- “乐乐在娃娃家模仿妈妈照顾’生病’的娃娃,表现出强烈的同理心…”
3. 适时介入:做”隐形”的引导者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出的”鹰架教学”理念告诉我们:
- 平行游戏:当孩子独自玩耍时,教师在其旁边进行类似游戏
- 提问启发:”你的塔楼为什么倒了?我们怎么让它更稳固?”
- 材料调整:根据孩子当前能力,适当增减游戏难度
4. 混龄游戏:自然的社会课堂
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教育的混龄理念:
- 大孩子自然承担指导角色
- 小孩子通过观察模仿快速学习
- 不同能力水平的孩子互补成长
5. 家园共育:延伸游戏的魔力
设计”家庭游戏任务卡”:
- “今晚和孩子用沙发垫搭个堡垒”
- “周末一起用废旧材料做个玩具”
- “记录孩子自创的游戏规则”
经典游戏改造实例
传统游戏新玩法:
- 老狼老狼几点了?→ 加入数学元素(”跳到数字5上”)
- 丢手绢 → 改成”传递情绪”(做表情传递)
- 建构游戏 → 加入设计图纸环节
著名游戏治疗专家Garry Landreth曾说:”在游戏中,儿童会展现出最真实的自我和发展的无限可能。”作为幼儿教师,我们的使命不是教会孩子什么,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快乐的探索中自然成长为能力全面的”冠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察觉不到你在教育。让我们用游戏这把金钥匙,打开每个孩子潜能的大门!您在实践中有什么创新的游戏引导方法?欢迎分享交流!
“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 — Albert Einstein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