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赞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蓄能”的观点。今天就让我们抛开传统的知识灌输式衔接,聚焦三个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这些方法在我指导的上海市示范园实践中效果显著。
一、打造”脑力小马达”——执行功能培养黄金方案
- 沉浸式游戏课程设计(以徐汇区科技幼儿园的经典案例为例)
- “超市小掌柜”角色区:要求孩子同时记住购物清单(工作记忆)、克制立即拆包装冲动(抑制控制)、根据价格调整购买计划(认知灵活性)
- 数据反馈:经过3个月训练,大班幼儿的Stroop测试正确率提升43%
- 一日生活程序可视化(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时间管理四步法”)
• 晨间流程图:用照片+符号呈现签到→换鞋→浇水→晨练的完整流程
• 特别推荐台湾幼教专家周育如开发的”沙漏任务法”:用不同颜色沙漏区分5/10/15分钟任务
二、构建”语言思维导图”——学术语言发展创新实践
- 辩论式晨谈会(源自南京鼓楼幼儿园特级教师张俊的教研成果)
- 每周二设置”如果…会怎样”议题:如”如果幼儿园没有规则”
- 教师使用”举证语言框”:”我同意…因为…””我补充…”培养论证思维
- STEM日记画(借鉴北师大霍力岩教授项目式学习理念)
• 记录种植区观察:”我发现第三片叶子有斑点→猜测是虫害→和明明讨论→查绘本确认”
• 关键技巧:教师用彩色便利贴标注”观察-假设-验证”思维过程
三、培育”韧性小达人”——心理适应系统训练
- 挫折情景模拟实验室(北京三幼王翠霞园长首创)
- 故意设置”拼图缺失一块””水彩混色污染”等情境
- 实施”3T安抚法”:Tender(温柔认可)→Think(启发思考)→Try(鼓励再试)
- 小学体验渐进计划(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的成熟方案)
• 4月起每周五”小学生体验日”:
7:30-8:00 自主整理书包(培养物品管理)
10:00-10:30 模拟小学课堂(40分钟分3个时段)
14:00-14:30 完成”家庭任务单”(需要家长配合反馈)
特别提醒:所有活动都要像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强调的”保持游戏的心跳”,我们在浦东新区的跟踪数据显示,游戏化衔接方案培养的孩子,三年级时自主学习能力评分比突击识字组高27%。
建议教师建立”幼小衔接能力发展雷达图”,每月从任务坚持度、问题解决策略、合作沟通等6个维度进行可视化评估。记住李季湄教授说的:”好的幼小衔接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在游戏中完成生命的扩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