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早期阅读的”探险乐园”: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孩子像”探险家”一样探索书本世界
为什么要把阅读变成”探险”?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说:”幼儿阅读不是简单的识字活动,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当我们把书本变成孩子们的”探险乐园”时,阅读就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成为了充满期待的冒险。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表明,3-6岁是大脑语言和想象发展的黄金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敏感期”理论也指出,幼儿期是培养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
创设探险场景:从环境开始
1. 布置”神秘”的阅读角落
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在她的《绘本教学之妙》中强调:”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们可以:
- 用帐篷、树屋造型的书架打造”探险基地”
- 设置”宝藏箱”放特殊材质的书(布书、立体书、有声书)
- 墙面布置成”藏宝地图”,记录孩子们读过的”探险路线”
2. 设计多样化的”探险工具”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多感官参与能显著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 “探险放大镜”(真正放大镜看图书细节)
- “神奇听诊器”(聆听老师讲故事的”心跳”)
- “探险日记本”(记录发现的”新大陆”)
探险引导策略:教师如何做”导游”
1. 提问技巧:激发探索欲望
美国早期阅读专家苏斯博士(Dr. Seuss)风格的引导语:
- “猜猜看,翻过这页我们会遇到什么?”
- “哎呀,这个小动物躲在哪里了?你的侦探眼睛能找到吗?”
- “要是你在这个故事里,你会怎么做?”
2. 戏剧化阅读:让故事”活”起来
借鉴英国”语言启蒙计划”的做法:
- 用不同声音演绎角色
- 加入简单动作和表情
- 偶尔停顿制造”悬念”
3. 延伸活动:从书中到书外
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提出的”三维阅读”理念强调阅读后的拓展:
- “故事角色扮演区”
- “续编故事绘画角”
- “书中场景建构区”(用积木等重现故事场景)
探险主题系列活动设计
示例活动:”寻找失落的宝藏”
- 预热:神秘信封送达教室,内藏”藏宝图”(绘本封面碎片)
- 探险:每天读一本相关主题绘本,获得下一块”地图”
- 高潮:根据完整”地图”在幼儿园内寻找”宝藏”(特别的新书)
- 延伸:创作自己的”宝藏”故事
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分享过一个成功案例:通过这样的系列活动,班级幼儿主动阅读率提升了70%,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有显著提高。
评估”小探险家”的成长
不是看读了多少本书,而是观察:
- 探索行为:是否会主动翻书、提问?
- 持久性:是否能专注完成一次”阅读探险”?
- 创造性:是否能用自己的方式复述或延伸故事?
- 情绪表现:是否表现出愉悦和期待?
给教师的温馨小贴士
- 尊重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喜欢”独自探险”,有的偏好”组队探索”
- 保持神秘感:不要一次展示所有”宝藏”,留白很重要
- 记录过程:用照片、视频或文字记录下”探险时刻”
- 家长参与:设计简单的”家庭探险任务”
正如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所言:”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读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是孩子们阅读探险旅程中最可靠的向导,陪伴他们发现书中无尽的奇妙世界。让我们一起把早期阅读变成令孩子们着迷的探险乐园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