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草园之所以是花草园,
是因为这里是孩子们生命力的土壤。”
——张楷然妈妈(大三班)
11月19日至21日
花草园的“开放日”与“家长学校“
在这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月份里
四个年龄班的221位家长
来到花草园
和孩子们一起体验艺术的生活
……
我们希望这次开放日
爸爸妈妈能够和孩子
「艺术创作」是引导孩子和成人,从过度思考(脑)转向纯粹感知(心)的最佳路径。
PART1
当艺术成为可触摸的情境
我们准备了一个充满了美感与生命力的
“艺术创作空间”
等待着爸爸妈妈来体验
“打开眼耳鼻舌身感受世界,
美是生命力的自然流露。 ”
PART2
让生命力充分涌动的
活动现场
这一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
迎接着爸爸妈妈的到来
向他们介绍着
大家共同创造出的艺术化的环境
欢迎爸爸妈妈来到“我的世界”!
走进开放日的现场,仿佛闯入了一片“鲜活的生命磁场”。孩子们追着阳光奔跑的身影、叽叽喳喳地向爸爸妈妈介绍他们的作品。每一幅作品,每一个瞬间都在诉说着生命力最本真的模样……
——于铄涵妈妈(大二班)
花草园的开放日一直都是
家长们的“儿童节”!
—— 宋卓凝妈妈(大二班)
「小班」
为我们的娃娃做个“新家”,
怎么样?
这一天,小班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为亲手缝制的布娃娃制作了一个“家”,DIY了一个温暖收集瓶,陪伴娃娃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
每个娃娃都有自己诞生的故事
也有自己独特的魔法
活
动
现
场
缝一个娃娃,是看得见的爱;建一个家,是摸得着的陪伴。我们用这样的方式共同为孩子创造了一个看不见却滋养一生的“精神家园”。
——唐彬老师(小一班)
叶子、花瓣、“宝石”……
每一个“温暖瓶子”里
都装满了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
“艺术渗透在花草园的每一个地方,它让孩子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热爱”
—— 王靖森妈妈(小二班)
我以前觉得艺术是遥不可及的画作或者乐器,但今天我发现,艺术更是一种看待生活的方式,它是用创意把日常过得热气腾腾的能力。
不仅仅是这次开放日活动,整个艺术月的活动都让我看到花草园不是在教技巧,而是在播种一颗“生活处处皆艺术”的种子。艺术渗透在花草园的每一个地方,它让孩子们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和热情。
「中班」
用叶子、树枝、花朵、果实
打造一个“生活美学馆”
中班的爸爸妈妈们,像孩子们一样,用叶子、树枝、花朵、果实等自然物进行艺术创造,装点自己的生活……??
在当下驻留的时候,
生命也进入了悠长、从容的状态
树叶、种子、果实变成了
风铃、大树、花环、帐篷
……
“我们创造的不仅是艺术品,
更是无可替代的亲密记忆。”
——玉欣澄妈妈(中二班)
开放日这一天,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无用”却美好的事情!我们和孩子坐在地上,一起用各种材料捏出一个看不出具体是什么的瓶瓶罐罐,或用落叶、树枝拼贴一幅画,没有“应该怎么做”,只有商量、尝试和欢笑,最终的作品可能歪七扭八,但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创造的不仅是艺术品,更是无可替代的亲密记忆。
“生命力”不仅仅是精力充沛,更是一种内在的、蓬勃的、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感知力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容易在日常的琐碎和压力中被消磨掉,而艺术,正是我们与生活重新快速建立深度连接的桥梁!
「大班」
用线、布、纸创造出
属于我们的“小世界”
大班的爸爸妈妈们,要打破班级的界限,根据兴趣选择不同的工作坊,用线、布、纸和孩子一起完成创作,联结艺术、自然与生活……??
“一根线”工作坊
一根根线在孩子和爸爸妈妈的手里一圈圈缠绕,变成了一条围巾、一个网兜、一幅画……
“一张纸”工作坊
纸的拼贴、剪窗花、编花篮……每一种关于纸的创作都承载着爸爸妈妈的童年记忆。
“一块布”工作坊
布娃娃、百家布、拼布画框……一针一线、循环往复,像在吟诵一首深情的诗歌。
“谢谢花草园,给了孩子一片自由生长的土壤,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做回孩子的机会”
——李佳旻妈妈(大三班)
在花草园,艺术成了我和孩子可以一起做的“小事”。当我们一起缠绕棉线,一起笨拙地编织时,我不是在教她什么,而是在陪她一起成长。那一刻,我放下了成人世界的功利心,陪孩子一起慢下来感受一草一木的美,体验从无到有创造的快乐。这种放下手机、专注陪伴的时刻,不仅让孩子在爱与美中长出生命力,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在琐碎的生活里重新找回感知幸福的能力。
谢谢花草园,给了孩子这样一片自由生长的土壤,也给了我们一次重新做回孩子的机会 。让我们能在一针一线、一涂一抹里,摸到生活真实的温度,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那片蓬勃生长的生命力。
每一个愿意为孩子
停下匆忙脚步的成年人,
都在用行动诠释着,
陪伴,不在于形式是否完美,
而在于“心灵”是否在场。
??
在游戏中卸下成人世界的铠甲
释放自身被遗忘已久的生命活力
PART3
让思想流动的家长学校
“人的生命力藏在主动创造的‘流动’里。”
体验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召开了家长学校。在家长学校上,我们从当下的感受谈起,一起探讨“如何守护自己和孩子的生命力”,让思想流动起来……
孩子们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家
长
学
校
家长学校里,依然有“孩子们的声音”
不是“教”孩子有生命力
而是别不小心“吹灭”这束光
——李与诺妈妈(大三班)
生命力就是孩子心里的“小马达 ”,藏着对世界的好奇、摔倒了再爬起来的抗挫力、愿意主动尝试新事物的热情,这一切最明显的样子就是孩子眼里那股清澈又灵动的光 。
我们要做的,不是“教”孩子有生命力,而是别不小心“吹灭”这束光。不打断他的专注,不否定他的情绪,不限制他的探索。真正的“生命力”从来不是被雕琢出来的, 而是在自由、信任与安全的土壤里自然舒展的……
“生命力并非我们拥有的某样东西,
而是我们本质的存在。
它就像一条河流,
本应鲜活、流动、奔涌向前。”
“生命力”的源头从未真正枯竭,
只是等待被重新唤醒,
孩子就是成人最好的“生命力导师”。
在这个开放日里,
我们做的不过是
以儿童为师,以艺术为桥,
让所有人的“生命力”再次涌动
……
承接着开放日积攒的能量
我们在艺术月的最后一周
一边创造,一边回顾
值得期待的生活
Daily Life
我们用什么方式
为艺术月画上句号? ?
Art Creation
?? 小班课程 / 《收集故事》
本周,小班的孩子们会一起回顾艺术月的美好瞬间,分享留在内心深处的动人故事,选出自己在艺术月最喜欢的活动。
本周孩子们要做的事情:
? 一起布置“生日会”会场,为布娃娃庆祝生日,感谢布娃娃的到来;
? 带娃娃一起找朋友、一起滑滑梯,体会和娃娃相互陪伴的快乐;
? 借助艺术月活动照片或视频,投票选出这个月里自己喜欢的活动。
爸爸妈妈可以……
? 和孩子一起分享艺术月那些难忘的家庭故事。
?? 中班课程 / 《神奇的果实》
中班孩子们会分组利用果实进行艺术创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果实“变身”,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联结。最后,一起设计、布置艺术月展览,体验创意生活带来的喜悦与成就感。
本周孩子们要做的事情:
? 分享自己最爱的果实,讲述和果实之间的故事;
? 一起在果实中寻找种子,用果实和种子进行艺术创作;
? 整理艺术月创作的作品,为艺术展做准备。
爸爸妈妈可以……
? 和孩子一起交流艺术月的感受与收获。
?? 大班课程 / 《童年美术馆》
本周,大班的孩子们会慢慢整理这个月创造的艺术作品,策划一场属于自己的艺术展!
本周孩子们要做的事情:
? 一边挑选想要展出的艺术作品,一边交流艺术月的感受与收获;
? 设计“花草园艺术展”的标志及海报,与同伴协商制定参展规则,讨论参展时需要遵守的礼仪;
? 邀请家人一起参加艺术展,共享这份美好。
爸爸妈妈可以……
? 和孩子一起收集家中各种各样的展览会门票,回顾自己看过的展览。
好吃的饭菜
食物为身体和心灵提供滋养
这周的美食清单请查收
??
本周特别推荐:
来自祖辈的拿手菜:番茄豆腐羹(周四晚餐)
番茄豆腐羹是我家小外孙女最喜欢的“拌饭神器”。热油后炒里脊肉末,煸炒盛出备用,或直接加入番茄丁,炒出沙。再配上茭白、榨菜、冬笋的脆嫩,加水滚开后,滑进白嫩嫩的内酯豆腐,勾薄芡即可。番茄豆腐羹口感丰富有营养,番茄带一点微酸,十分开胃,特别适合小朋友食用。
—— 推荐人:小一班萨其尔外公
本周过生日的孩子??
2位小朋友会在这周
迎来他们的生日
??
11月24日
我的愿望是可以在生日这一天
吃到一个公主形状的蛋糕。
——董茉冉??(6岁)
11月30日
我的愿望是好朋友们都能来我家
和我一起过生日。
——邹天问??(5岁)
一起期待本周生活的开启!
我是彩蛋!
孩子们如何看待“生命力”?
??????
欢迎加入我们!
/
这里有一份来自花草园的邀约,期待与您携手,共同书写更多教育的可能。
在我们看来,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探索。我们深耕“生活化课程”,带孩子们在真实的世界里扎根、生长;我们也勇敢拥抱托育教育的新可能,用专业与爱心搭建成长的平台。
欢迎有经验、有热情、有创造的您来花草园和我们一起体验美好教育!
如有意向,可以拨打电话010-64940752进行咨询,或将您的求职简历发送至我们的工作邮cwukids@126.com。
我们期待与您相遇,并肩同行……
新书推荐
这本书没有抽象地谈论儿童哲学,里面有具象化地、做出来的儿童哲学……
??????
温馨提示
微信改版,如果您想及时收到
来自“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的推送,
可以通过添加“星标”或“在看”
“留言”“分享”等方式,
让微信后台的算法记住您的喜好。??
版权声明??
本文系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原创作品,
版权归幼儿园所有,转载需授权。
反对抄袭,反对洗稿。如有侵权,
我们将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素材提供 | 沉浸在开放日里的各班老师们
编辑|李洋老师
日期丨2025年11月25日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花草园书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