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秋色秋意融入
孩子们的游戏和生活中
秋天,以其饱满的色彩与丰饶的物产,成为一个可感触、可践行的美育载体。周末的一场秋雨过后,枫叶铺满了泉景嘉园幼儿园的院子,银杏叶随风轻旋,缓缓飘落——这突如其来的秋日画卷,为幼儿园课程的生成提供了绝佳契机。金黄的、火红的、棕褐的叶子层层叠叠,织就了一条松软的地毯,静静地等待着周一孩子们的到来。
如何将这样的自然现象,转化为一系列有价值、有深度的教育活动?这引发了教师们对课程更深层地思考:孩子们会关注哪些现象?又会对什么产生特别的兴趣?为此,幼儿园特意保留了满园的落叶。周一清晨,老师与孩子们一同观看落叶飘落的视频,带着他们的好奇与发现,一场关于秋天的课程悄然开启。
01
在自然游戏中与秋天相遇
户外活动时,金黄的银杏叶如精灵般铺了满地,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们兴奋地捧起落叶,任叶片从指间轻盈滑落;或踩着厚厚的叶堆来回走动,聆听脚下沙沙作响的清脆声音。这些看似简单的游戏,实则是孩子们通过感官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触摸叶片的纹理,感受叶脉的走向,比较颜色的深浅——每一个动作都在丰富着他们的感知经验。
在户外建构区,大班孩子们的想象正随着秋日一同生长。他们运用磁吸材料,巧妙地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微型世界——将金黄的秋叶想象成泳池里荡漾的清水,在其中快乐地“畅游”;或是搭建起一个温暖的家,把层层叠叠的落叶当作柔软的地毯,甚至设计出充满童趣的“落叶浴室”。
在这个由他们亲手创造的情境中,几片秋叶、几块积木,不仅编织出充满童趣的游戏故事,更成为他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成长的真实载体。
02
在美育实践中唤醒秋天记忆
基于孩子们对秋叶的浓厚兴趣,教师适时提供了胶带、透明收纳袋等材料,引导他们展开更深度的自然探索。孩子们亲手制作“自然手链”,把秋天戴在手腕上;又合力将收集的落叶封入透明袋中,拼贴出灵动的“树叶猫头鹰”“跳舞的小女孩”……从触摸、聆听到主动创作,他们以大地色系为基底,将落叶、松果等自然之物,转化为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些作品不仅捕捉了秋天的物候痕迹,也融入了孩子们独有的色彩感知与情感表达。正是在这样层层递进的体验中,他们不仅感知了秋天的色彩与形态,更学会了用艺术的方式,表达心中的秋天。
03
将秋天融入我们的生活
小班的后门直通户外活动区,我们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在天气晴好的午后将下午点心移至室外。孩子们围坐院中,食物的香气与自然的清新气息在空气中交融。打破常规的户外餐点安排,让日常的饮食时光变成一场多感官的探索之旅。
孩子们将剥下的橘子皮收集起来,用绳子仔细穿成一串串独特的“风铃”。当这些清香摇曳的橘皮风铃在秋风中轻轻摆动,这个寻常的午后,便被赋予了独特而诗意的意义。
金黄的秋叶为园子披上盛装,也悄悄落入了我们蜿蜒的小溪。这成了孩子们参与劳动、承担责任的契机。他们挽起袖子,用小手仔细地将水中的落叶一片片捞出,认真清理着溪流。在一次次弯腰与打捞间,他们不仅还小溪清澈,更亲身体会到维护环境整洁的不易与价值。这份亲手付出的劳动,让秋日的美好在他们心中,多了一份责任的分量。
秋风为笔,将我们的小院染成一幅温暖的画卷,我们通过线上预约制,邀请家长来到我们被秋光宠溺的泉乐小院,在“叶落音乐会”中聆听落叶窸窣作响的旋律,捕捉秋风带来的每一个小小音符,共同珍藏这份独特的秋日记忆。
Autumn
Equinox
当秋日课程暂告段落,孩子们探索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季节会更迭,但对美的感知与创造将在孩子心中持续生长。让我们怀揣这份秋日的馈赠,继续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传递美,让教育如秋日阳光般温暖而自然。
——作者为济南市槐荫区泉景嘉园幼儿园 郎亚丽 张丽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济南市槐荫区泉景嘉园幼儿园
购书信息
想了解更多信息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制作|燕 子
朗读|郎亚丽
2025年11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