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视觉化环境
绘新课程图景
为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凸显环境作为“隐性课程”的育人价值,2025年11月27日上午,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承办了视觉化学习环境创新研修活动。南京市栖霞区幼教教研员、各园园长及骨干教师等4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01
观·视觉化环境:
让每一处空间会“说话”
无声环境藏教育,一隅一景皆课程。大家深入各班,实地观摩了传统文化馆、“四墙一名片”及多元材料投放情况,切身体会了“看得见、听得懂、能互动”的学习型环境创设理念。
02
享·动态化游戏:
让每一次体验有“深度”
户外体能大循环活动中,教师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动作发展水平,创新游戏玩法、优化场地布局,以视觉化标识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有序参与,在跑跳攀爬中增强体能、提升合作能力。
早操环节更是将非遗文化、民族音乐、经典故事等传统文化资源与肢体运动深度融合,引导幼儿在运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在快乐中锤炼体质。
区域游戏及特色场馆里,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结伴探究,专注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喜悦,教师则以可视化方式记录幼儿探究过程,让学习轨迹清晰可溯。
03
听·专业化分享:
让每一份实践有“温度”
观摩结束,全体人员齐聚多功能厅,共享专题盛宴。园长钱芸以《环境 资源 生成:幼儿园传统文化班本课程的三维架构》为题,介绍园所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内核,构建“环境承载资源、资源生成课程”的班本课程建设三维体系。张红兰和管曼迪两位老师分享了班本课程《有趣的丝绸之路》《品非遗之韵 探草编之路》,通过生动案例,展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与视觉化环境、幼儿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让课程在环境中生长,让文化在体验中传承。
04
研·互动化碰撞:
让每一次交流有“收获”
研讨环节中,参会人员围绕当前环境创设的典型误区、视觉化支持策略等核心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在思维碰撞和互学互鉴中明确了“以幼儿为中心”的环境创设原则,掌握了用环境“记录”学习过程的具体路径,凝聚了优化动态环境调整能力的共识。
研讨交流
同研共学聚智慧,笃行致远促发展。本次研修活动为各园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平台,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耕视觉化环境与课程融合实践,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夯实内涵发展,与幼教同仁携手探寻视觉化学习的无限可能,共同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片提供|全体教师
编辑|中四班
审核|胡晓艳
签发|胡晓艳
请关注公众号,发送"解锁码"获取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