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
前面
夏天到了,又到了手足口病高发的时期。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既然患病以婴幼儿为主,那么家长们该如何预防以及如何判断手足口病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如何判断孩子得了手足口病
★易感人群 :5岁及以下儿童
★感染途径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接触性感染。传播方式多样,以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服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
★得病症状 :1. 初期高热,体温会在38℃~40℃之间;
2. 很快出现咽部红点样疱疹,并继发出现手、脚掌面红疹,还可发现肛门周围红点;
3. 3—5天体温会降至正常,但咽部疱疹会破溃,引起吞咽疼痛,进食水障碍;
4. 可能伴有厌食,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一般情况,手足口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很多的家长只有当孩子的手心、脚心、口腔出现疱疹了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患上了手足口病。其实,手足口病是有早期信号的,如幼儿哭闹次数增多、口水增多、饮食不正常、食欲下降、拒食、易惊等;大一点的孩子出现嗜睡、呕吐、头痛、手抖、脚抖、走不稳等情况。高烧39℃以上,且持续三天不退。建议家长们要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以便早起发现、早起诊断。
家庭预防措施
儿童奶具、餐具要煮沸15分钟消毒;对玩具、厕具等应清洗,后用0.5%的84消毒液搽洗消毒;儿童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手等也可用84消毒液抹拭;最好使用一次性纸尿裤;衣、被等布类和书本置阳光下直接曝晒4小时以上。
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幼儿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室内保持通风换气,不带幼儿去人群集中的场所。注意营养和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也可口服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草药或抗病毒药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等。若发现孩子有发热、皮疹,要立即去医院就诊。
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其他患儿;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口病传播途径多,要治疗首先要预防,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绵阳市花园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