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优质学前
教育资源
很多家长都有着这样的困惑:“我很想陪孩子玩,但却不知道怎么陪TA玩?”。其实陪伴孩子玩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学会在玩耍中与孩子交流。下面,一起来学习高质量陪伴孩子玩耍的“搭话”技巧吧!
孩子的行为和想法是首要的
家长要跟随其后
错误说法
“妈妈觉得先给树涂上颜色比较好。树是什么颜色来着?找到绿色的蜡笔,给小树涂上吧!”
“用积木搭一下我们的房子吧!先用砖搭一搭怎么样?”
有些家长开始和孩子玩游戏时非常有热情,这类家长期望孩子按照自己吩咐的去玩,做出家长希望的特定行为,因为不关心孩子说什么,所以很容易错过了解孩子想法的机会。家长在游戏过程中占主导作用,会容易让孩子变成被动型人格,且让孩子按照大人的视角去玩游戏,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玩游戏时,不要用“妈妈觉得……”这样的话提出家长自己的想法,而是要聆听和接纳孩子的话语和想法,回应和了解孩子的内心。
案例示范
【案例1】
孩子:(拿着玩具火车)咔嚓咔嚓!
家长:原来火车开动时会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啊!(?)
【案例2】
孩子:(拿起紫色的蜡笔开始给大树涂色)
【案例3】
孩子:(在一个一个地搭积木)
家长:把这些积木都搭起来会变成什么呢?(?)
孩子:我们的房子。
家长:是吗?那这是我们房子的什么部分呢?(?)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家长不是先提出对话,而是根据孩子的话语或行为继续进行对话。此外,孩子小声说话,家长也要一起小声说话,孩子说得很慢,家长就必须跟着说得慢,最好是使用相似的音调、音量和速度。这时,如果使用比孩子稍微长一点的句子,能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家长对孩子的行为最好不要马上反应,而是通过询问来让孩子主导游戏。例如在玩学校场景的游戏时,孩子让妈妈当学生的角色,这时可以问:“要做什么学生呢?是学习成绩优异的模范生,还是制造问题挨老师批评的学生呢?”孩子在玩耍中掌控着游戏时,会提升领导力,会感受到“我玩得真好”这种满足感。
要成为“游戏伙伴”
而不是陪着玩的“老师”
错误说法
“颜色都涂到线外面去了,要涂得干干净净!”
“不能把汽车翻过去,这样里面的人就死了。不要翻过去,要让它好好行驶。”
有很多家长在游戏时像“老师”一样不停地教孩子,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反反复复地指点或纠正孩子,就会关掉孩子的话匣子。
“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啊!”“哇,你说得真对!”“听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了!”如果这样聆听孩子说的话并表示接受,孩子会很自然地展开更多的话题。家长要多用“原来是……啊”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TA内心想法的真正理解。
案例示范
【案例4】
“把汽车那样翻过去就不能行驶了,要放好了!”(×)
“宝宝,汽车翻过去了哦!”(?)
【案例5】
“怎么还要玩刚才玩过的游戏啊?别玩了,玩别的吧!”(×)
“这个游戏一定很好玩吧,宝宝还想玩吗?”(?)
家长以自己的想法教孩子时,会阻碍孩子的表现让其变得被动,但是当支持孩子的表现,尊重和接受孩子的想法时,会帮助孩子更多地去表现,能引导孩子产生主动积极的态度。
不要直接说“不行” 而要说明
什么情况下是可以的
案例示范
【案例6】
“不是让你不要在墙上乱画嘛!”(×)
“画画的时候不要在墙上画,要在纸上画,把桌子上的图画本拿来好吗?”(?)
【案例7】
“不是说过在屋子里不能踢球吗?别踢了!”(×)
“想踢球的话请带着球到外面去踢吧!”(?)
“不行!”“别做了!”这种否定句让听的人只知道目前所做的行为不对,却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而犹豫不决或诱发他继续做出问题行为的心理,但在否定句之后添加肯定式的提议(……是不可以的,但是……是可以的),会让他知道即使是相同的行为在适当的场合还是被允许的,这样他就容易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和孩子一起玩
家长要百分之百地投入
假设我们隔了很长时间见到了非常忙的一个朋友,本来有一大堆话想跟朋友说,但他心不在焉,好像在想别的事情,你会想和人虽然在身边,心却在别处的朋友继续说话吗?
家长为了和孩子一起玩,好不容易坐在了一起,但心里却想着家里的琐事或工作上的事,这是不应该的。孩子很容易因为家长的漫不经心,以为家长不关注自己而失望。家长在陪孩子玩耍过程中,重要的不是“陪孩子玩多长时间”,而是“投入到游戏中去的程度”。
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时,家长不要玩手机或想别的事情,而是要聆听孩子的话语,关注孩子的行为。关注孩子,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孩子身上,你会知道孩子在想些什么,用什么视角在看这个世界,对哪些领域感兴趣,可以与之进行更加有效的对话。
游戏与学习同样重要
绝对不是“浪费时间”
错误说法
“应该趁着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尽量多教给他一些东西!”
“现在的孩子哪有那么多时间让他去玩啊?”
有些家长非常强调早期教育,认为孩子玩耍是在浪费时间,这其实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因为孩子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一生都需要具备的能力。
通过拼图游戏孩子可以懂得区分形状和大小;通过扔球的游戏可以锻炼手部肌肉;通过布娃娃游戏或医院游戏可以感受各种角色,促进孩子的社会性认知发展;通过桌游可以提升思维力、决策力;通过读有趣的童话书或者唱歌可以促进语言领域的发展……在多样的游戏中,孩子可以尽情表现自己,学习应对挫折、调节情绪、消除压力的方法。
游戏同时刺激着孩子的大脑发育,通过游戏还能为孩子的日常生活积累必要的经验。如果家长认为玩游戏很浪费时间并为此感到不安,那么请摒弃这种错误的想法吧。
以上这些陪孩子玩耍的注意事项和“搭话”技巧您学会了吗?赶紧趁这个暑假运用起来,陪孩子度过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原作者权益,请联系删除!
编辑制作:王婉洁
糖球儿幼教
打造优质学前教育资源
促进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识别二维码关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