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对陌生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亲子依恋关系
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的依恋属于哪种类型的依恋关系,一般亲子依恋关系分为4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
大部分宝宝属于这一类,妈妈在场时能够自如安逸地操作玩具,并不总是依靠妈妈,更多的是用眼睛看妈妈、对妈妈微笑或说些什么,对陌生环境积极地探索和操作,有妈妈在场时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随和大方。
妈妈离开时宝宝的操作探索行为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明显表现出苦恼不安,想寻找妈妈回来,妈妈回来时宝宝会立即寻找并与妈妈接触,而且很容易在妈妈抚慰后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抗拒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
这是一种非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幼儿具有强烈的分离抗拒。
这类宝宝在妈妈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妈妈离开时会表现得非常抗拒、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妈妈回来时对妈妈的态度又很矛盾,心里既想与妈妈接触又想反抗,如果妈妈想抱他,他会生气地拒绝并推开,这时他已不能再重新回到游戏,而是不时地朝妈妈这里看。
回避型依恋
也是非安全型依恋的一种。特征是很少表现出分离抗拒,能进行独立探索活动,但是缺少情绪性。对妈妈在不在场都无所谓,妈妈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而是直接忽略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有时也会欢迎妈妈的回来,但时间非常短暂。实际上这类宝宝并未与妈妈形成特别密切的亲子关系。
不规则型依恋——混乱型依恋
这种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宝宝最没有安全感,妈妈回来时宝宝的表现比较无所适从,妈妈拥抱他们,他们的表情会比较茫然,情绪会稍显忧伤,会躲开妈妈的目光,一些宝宝在得到妈妈的安抚后会大哭或者表现出一些奇怪的冷漠的姿势。
混乱型依恋的宝宝通常受到父母的忽视,或者受到过父母对其身体上的虐待,这些宝宝的妈妈通常都有一些抑郁症,这些妈妈自己也会经常出现恐惧矛盾和令人不愉快的情绪。
积极引导,缓解分离焦虑
家长在观察了解孩子属于哪种依恋类型之后,就可以进行积极地引导。大家可以放心,绝大部分的宝宝都能安全度过分离焦虑这一关,并且获得心智成长。我们该如何科学引导呢?
铺垫分离心理经验
分离是日常生活经常出现的状况,每个人都要培养应对分离的心理素质,家长要为宝宝坦然接受分离,铺垫心理经验。家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远远地看着孩子,让他尝试自己玩一会儿,不要总是陪在孩子身边,减少亲子过分依恋。
平时妈妈外出的时候,一定要当面与孩子告别,告诉他自己干什么去了,什么时候回家,鼓励宝宝等着妈妈回来,并让宝宝看着妈妈走,跟妈妈说“再见”。这样,就能够帮助孩子学会忍耐分离,并对妈妈回家充满理解、期盼与信任,对分离建立安全感。
带领宝宝正视分离
正视入园分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对宝宝有益的成长经验。
有的家长采取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悄悄离开,或者放下孩子转身就走等不辞而别的分离方式,这样不但不能减少孩子的分离焦虑,反而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并对分离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
“妈妈怎么不见了,妈妈是不是不要我了?”妈妈可以蹲下来对宝宝说:“妈妈知道我走后你很难受,但是妈妈必须要上班。如果你难受就哭一会儿,你是想哭5下,还是想哭10下?妈妈陪着你。”对于孩子来说,不让他哭,他做不到;让他少哭,他做得到。孩子的情绪压力得到适当释放,有助于降低分离焦虑程度。
带上心爱小物品
陌生、孤单会加剧焦虑体验,让孩子带上自己的依恋物则有助于抚慰情绪。
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图书或者妈妈的照片、小毛巾、家里的小枕巾等,把它当成陪伴自己上托育和幼儿园的“好朋友”,想家的时候可以看看它、摸摸它,对它说说心里话,都是消解焦虑情绪的好办法。
对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另几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时间会更久些,家长也不要着急,耐心对待,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度过这样一个分离焦虑的时期。
形成新的依恋关系
争取让老师尽早成为孩子们新的依恋对象。可以怎么做呢?
入园前
经常给孩子说一些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喜欢你、爱你的话,告诉孩子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老师说。
入园后
每天来园或离园的时候都可以鼓励孩子和老师抱抱,主动跟老师说早上好或者再见,增加和老师的互动。
回家后
每天回家之后,还可以多夸夸老师,问问孩子,老师今天怎么爱你的呀?让孩子的心里尽快树立对老师的信任和喜爱,就能形成新的依恋关系,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
家长的分离焦虑
家长常见分离焦虑基本行为表现:
这都表现出家长的焦虑。焦虑的表情和担忧的目光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传递给了孩子,家长的焦虑将给幼儿的入园适应带来很大的困扰。
疏导家长的焦虑情绪
孩子入园后,家长自己要学会情绪管理,摆正心态,相信孩子的能力,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与老师多沟通交流,建立信任关系。
放下焦虑,信任孩子的应对能力
给孩子处理情绪的时间和空间,正视和相信孩子的能力,允许犯错和适度依赖,多给予鼓励和赞美。
了解幼儿园的状况
一般孩子入园前幼儿园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参观幼儿园、亲子体验日、家访,帮助家长和孩子熟悉幼儿园。
家长们应该把握好这些机会了解幼儿园的设施、硬件、饮食等情况。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除了了解幼儿园的“外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等“内在”也十分重要,家长应该认真听老师的介绍,多和老师、其他家长主动交流,以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状况。
陪孩子体验幼儿园的生活
开学初期,有的幼儿园会允许家长进入,陪孩子一起体验幼儿园的生活,家长不妨好好享受这段亲子时光,既是了解幼儿园的机会,又是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好方法。
采用循序渐进的接送方式
为了缓解入园焦虑,家长可以考虑循序渐进地接送孩子,一开始只送半天,然后慢慢增加为全天,这样能有效缓解入园焦虑,不过要记得事先和老师商量哦。
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
关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目,查看老师拍摄的照片、视频等方式,家长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孩子在园的状况,这能有效改善家长自己的焦虑哦。
多和老师沟通交流
当然,了解孩子最好的方式,还是和老师多交流,作为专业的教育者,老师会提供你最客观的情况,并提出最有效的建议,彻底解决入园焦虑,这便是不二法门哦。
关注公众号、每更新、分享幼教资料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