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东莞市教育局召开第二期学前计划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会,确定到2016年,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75%以上,建成以公办(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入园难、入园贵有所降温
市教育局局长杨靖波说,前几年,“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时常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学前教育学位紧张,但这两年有所降温,两个问题得到了缓解。
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东莞在园幼儿园27.8万人,3—6周岁适龄幼儿入园率97%,比省定目标高出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市省、市一级幼儿园430所,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872所,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全市共有幼儿园841所,比2010年新增了114所,常住人口达到4000人以上的行政村95%建有幼儿园,比省的目标高出5个百分点,全市33个镇街园区中97%办有至少1所规范化公办中心幼儿园,比省的目标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杨靖波解释说,从2011年开始,东莞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大财政投入,全市学前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例如,从2012年开始,连续五年,市政府设立民办学校扶持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先进民办学校和幼儿园,每年扶持民办幼儿园56所,每所5万元,三年共拨付840万元扶持专项资金。同时,市政府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1.01亿元,对全市符合条件的各类幼儿园给予财政补贴、培训教师奖励等级幼儿园。
近三年,市政府对三所市属公办幼儿园试行全额拨款的同时,对其他幼儿园投入专项经费约3亿元,对促进各类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师资待遇、加强师资培训、规范办园行为和奖励等级幼儿园,起到积极的引导推动作用。
又如,2012年和2013年,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新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项目,共新增10所公办园和7所集体办幼儿园,督促没有举办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的镇街新建公办幼儿园,目前已经实现公办中心幼儿园32个镇街全面覆盖,13个镇街办有2所以上公办园。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要达99.4%
在第一期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财政局印发了《东莞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
根据计划,东莞将以实施集体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师资素质提升和优质幼儿园奖励等四项学前教育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进一步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继续发展公办幼儿园,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到2016年,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9.4%以上,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75%以上,建成以公办(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东莞副市长喻丽君说,东莞的高考成绩喜人,万丈高楼平地起,高考的辉煌成绩,离不开小学、学前教育的扎实表现。幼儿园不拿着课本教授知识,但对孩子的心智、行为、生活、交往、思维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接下来,由市教育局牵头,以各镇街政府为主体,市直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做好幼儿园建设规划,继续发展公办园,实施奖补项目大力扶持集体办幼儿园和积极扶持引导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长期从教津贴,提高幼师工资待遇,加强幼师队伍建设,构建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