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疫情,让很多幼师都面临着生存的困难
大家都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和所选择的这份工作之间的关系…
开学了,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这份工作呢?
有的,因为找到了稳定的兼职收入,所以觉得主业无所谓,就混日子呗!
有的,则摩拳擦掌,想通过付出更大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在工作中的价值!
有的,则已经坚定要转行的信念,先骑驴找马,至少把眼前的艰难处境度过去先…
不管是准备转行的、混日子的,还是想珍惜机会继续努力的,最好能及早明白一个事实:
你是在有效努力,还是不断重复着无效努力?
什么是无效努力?
简单的讲,就是周而复始,劳而无功!
许多幼师对这份工作的失望,根源在于她们的劳动是西西弗斯式的。
法国谚语里,西西弗斯的意思是“永久无望又无用的人”。
古希腊有个关于西西弗斯的神话:
西西弗斯被众神判决推运一块石头至山顶。由于巨石本身的重量,它被推到山顶却又总要滚下山脚。于是西西弗斯又得把石块推上山去。如此反复,永无止境,没有尽头,如此周而复始。
有一天,上帝问众人:你们做了什么工作?
农民拿出粮食,画家拿出画,铁匠拿出剑。
唯独西西弗斯两手空空,空口无凭地说:“我每天都要把巨石推上山顶。”
众人笑问:“那石头还在山脚下,你凭什么说你努力过。”
西西弗斯涨红了脸,自己心里也充满了怀疑。
这是许多基层幼师,特别是年轻幼师们在工作中的困境。
工作辛苦吗,很辛苦。
有成果吗,没有。
填过无数表格,报过海量数据,加过许多的班,做过无数的环境,而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很多人的能力和履历,都无法证明自己做过什么。
哪怕有些幼师,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
但巨石如期滚落,若有一天偷懒没做,所有人都会看得明明白白。若离开一个幼儿园,去到另一个新的幼儿园,一切又得重新开始、重复进行!
更为荒诞的是,如果不推石头了,怎样证明自己的存在呢?
别人在无效地、无休止做事,你不做的话,会被人怎么评说?
西西弗斯永不休止地推巨石,用全部身心精力去做无用功,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惩罚。
诸神的理由是:再没有比看不到希望的徒劳更可怕的惩罚办法。
而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如此?
幼儿园一线老师的工作,为什么会时不时出现看不见希望的徒劳?
是人?手少,效率不高?是形式主义严重、官僚主义之弊?还是没资源、没钱、专业能力不足?
这些都只是表象,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
真正的病症,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不统一。
基层幼师工作往往可以分成两部分,对外和对内。
对外是幼儿教育和家长服务;
简单讲也就是:能把孩子教育好,能让家长满意和配合。
对内是组织、管理、协调、学习、文书、教学准备。
理论上讲,对内工作是途径,是为对外工作服务的。
但实际工作中,对内管理协调耗费的时间精力,幼师需要做大量无关的工作,目的是“证明自己做过”和“做得怎样”
相当于,你需要用繁多的总结、报告、检查、评比,自评,比赛,环创,论文等方式,向上证明“你的工作是做到位,有价值的”。这些都会占据一线老师绝大多数时间。
这些庞杂的事务性工作的特点是:显性不强隐形强。
幼儿园的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是靠这些上级要求所构成的,园长也好,中层管理干部也好,基本上分不清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哪些是教育核心工作。
上级要求就是圣旨,来一个做一个,哪个急就先做哪个…
如果不做,就会有阻滞,幼儿园仅仅“维持现状”就需要花费极大精力和时间,但其实,就算努力了,也对工作提升没有多少实质性影响。
这就导致,基层老师往往是身兼数职、精疲力竭、不胜其烦;而家长或社会大众会认为幼师多轻松啊,不就是陪孩子玩嘛。
为什么对内工作这么繁重?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片面理解“对上负责”,甚至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对立起来,出现“自以为让领导满意却让家长失望的蠢事”。
比如,有的幼儿园从未真实了解到家长的需求,教育局要求搞家长教育,但是缺乏科学的可行性建议,不切实际地逐层下达工作指标。最后就是变成要求幼师“做通家长工作”,然后提交各种成果性资料。
试想,你天天追着家长要做一堆的亲子活动,请假来幼儿园听一堆无聊的专家讲座,还要牺牲周末时间做义工,搞各种费体力精力的大型活动。家长不疯,老师也得疯…
又比如,有的对工作任务层层加码,为了引起上级的关注认可,不考虑实际工作是否可行,有效,也不说清楚具体要怎么做。不清晰的传达,浪费了大量的沟通时间,最后就是“按文件理解”
所以很多老师最怕看到的文件就是:完成**工作并提交有关资料!(您倒是说清楚有关资料是什么资料啊)
诸如此类,使幼师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严重碎片化,精力无法有效集中。
期初所做的所有计划,永远赶不上临时的变卦!
上午计划要做区域活动个案观察,突然就被叫出去听一个讲座,还要写心得,回来还得编一个个案观察记录入档,这是多么荒谬魔幻的现实…
一些基层幼师常年在这种魔幻的工作中不堪重负,哪怕费尽全力,常常难以获得工作成效、找到工作价值。
难道,我们注定只能成为“西西弗斯”吗?
不是,也不应该是!
- 答案其实就隐藏在西西弗斯神话的推论中:
- ?推石头上山这事是荒诞的。
- ?工作就是不停地推石头上山,工作也是荒诞的。甚至可以说,人生也是荒诞的。
- ?而还有更荒诞的事情。那就是:如果一个人不推石头了,那又用什么来说明他工作的存在和价值呢?
- ?工作正是荒诞的,但只有这荒诞才能证明人的存在。
- 不管是「悲剧」还是「幸福」,我们都不可避免地在荒诞中。只取决于你觉不觉察得到。
- ?既然如此,那么可以想象两种人:一种人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荒诞,而生活在荒诞中;另一种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荒诞,但仍然推石头上山,哪一种更像悲剧呢?
- ?加缪认为:
- 前一种人更加悲剧。因为他的荒诞甚至不属于他自己!而后一种人,也就是西西弗斯,虽然他的命运也是荒诞,他的处境也没好到哪里去,但他因推石头而存在,他的荒诞属于他自己,他的石头也属于他自己,他支配了他自己的荒诞,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他是幸福的。
幼师成长联盟——
在这里,我们关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收入,让自己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