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妈妈,我再玩10分钟好不好?”


“就10分钟,我保证!”


刚吃完午饭,7岁的儿子就一直嚷嚷着,要用平板电脑玩游戏,无奈之下,我答应了他。

但为了保护他的视力,我跟他说好了只允许玩10分钟,之后就要去床上午睡。

随着时间滴答滴答过去,10分钟之后,我准备拿走平板,可他却正玩得兴起,不肯关掉平板睡觉,一个劲跟我耍赖,非要再玩10分钟。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这样的场景,相信我们做父母的,都会觉得十分熟悉。

看似日常的小事,其实就是孩子在讨价还价,试探我们的底线。

在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里》中,儿童行为研究专家曾揭示:
通常3岁之后,孩子的自我意识显现,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立场,心里想要什么,就会想办法去争取。

他们不仅能意识到,自己和父母一样有权提出要求,而且还不断地猜测着父母的心理,跟父母“斗智斗勇”。

作为父母,在面对孩子各种讨价还价、得寸进尺的不合理请求时,到底应该怎么做?

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决定孩子不同的人生轨迹,成就孩子不同的人生。


01

误区一:妥协派


闺蜜倩倩有个6岁的儿子,什么都好,就是写作业特磨蹭。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每次倩倩陪孩子写作业,他总是东摸摸西摸摸,时不时央求着“再玩5分钟”。

倩倩心里也特别清楚,不论答应他再玩几分钟,他都不会真的就乖乖听话,5分钟之后还会再有5分钟。

可看着儿子胖嘟嘟的小脸上,挂着的两道清晰的泪痕,听他带着哭腔软绵绵地请求,一颗老母亲的心就慢慢动摇,最后只能缴械投降。

孩子本来就是小机灵鬼,一看自己拿捏住了妈妈,便几次三番上演同样的戏码,倩倩不止一次跟我“哀嚎”:“这孩子我是真的管不住了!”

然而,这样的结果,其实就是她自己一次次妥协造成的。

明星马雅舒,曾在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说:“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每次只要孩子哭,我的这个坚持就已经掉到零下了。”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女儿米娅不想吃饭,想吃雪糕,马舒雅不同意,可孩子一哭她就无奈妥协了。

同样的,孩子不想去幼儿园,哭得撕心裂肺,她一心软,也差点抱女儿回家。

而马舒雅的一再退让和妥协,并没有换来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反而让女儿米娅产生了各种问题,甚至险些被幼儿园劝退。

孩子无下限地突破父母的威严圈,渐渐的,父母在孩子这里没有了权威性,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难管教。

不禁想起,曾在贴吧上看过的一个真实故事:

一位宝妈在网上求助,儿子想让她给买个新手机,她没同意,孩子闹脾气就离家出走了。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而这已经不是她儿子第一次离家出走,前不久孩子逃学被训斥后,也离家出走了5个小时。

有网友在留言中,向这位宝妈提了灵魂一问:“你儿子小时候爱哭吗?是不是一哭你就满足他?”

她的回复是这样的:
“他小时候就很难管,说一不二,家里没人能管住他,不允许就哭,有时候还在地上乱摔。

后来,想着大了应该会懂事,结果现在才9岁,就学会了离家出走。

说实话,我心里特别害怕……”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父母架不住孩子的哭闹,无限妥协,只会让孩子掌握了控制权。

孩子从中学到的是:只要我哭闹,我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任性,给孩子的将来,埋下无数难以掌控的隐患。


02

误区二:拒绝派


那么,既然妥协不行,严厉拒绝是不是就可以了?或许,下面的故事能告诉你答案。

宝妈晓晓是一个对孩子管控特别严格的妈妈。

平时她明令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只有在她非常忙的时候,才会允许女儿看一会电视。

久而久之,孩子知道了妈妈的严厉,再也不轻易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前段时间,晓晓无意间发现,自己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就已经学会跟着同学撒谎,并且经常逃课去网吧上网。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在小美的“逼供”之下,女儿终于说了实话:
“反正我跟你说什么,你也不同意,我为什么要跟你说?

别的同学家里都有电脑可以玩,他们会一起玩游戏,就我不行,他们都不高兴跟我玩了!”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表示:“频繁对一个孩子说‘不’,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处,会委屈甚至愤怒。”

在孩子童年时期,父母如果总是严肃拒绝孩子的需求,强制要求他们放弃自己的愿望,就会让他们形成一种病态的发展。

张歆艺在节目中提到过:小时候想要的那双99元的小白鞋,被妈妈拒绝了,成了她未来人生中最大的执念。

“那个时候我就立下誓言,等我长大之后,我自己赚了钱,我要给自己买好多好多的白球鞋。”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后来的她,有无数双白球鞋,也只是为了弥补当年那份刻骨铭心的失望。

因为没有完成,她的心会永远悬在那里,时刻想着如何终了,就连做别的事也是牵挂连连。

而放在孩子的日常教育中,其实也很常见:
孩子不想写作业,想把剩下的半集动画片看完,可是被父母强制性拒绝,于是,他写作业的时候也心心念念着动画片的情节,作业错了一大半。

为了不让孩子分心,不给孩子玩手机上网,于是孩子偷偷背着父母去网吧,甚至偷偷攒钱自己买手机,不知自控,最后成绩下降,甚至变得叛逆无常。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没有人喜欢被拒绝,尤其是一个冷冰冰的“不行”。

就像有人说的:一味的拒绝,就像是一剂有强大副作用的药,可能会达到“治疗”孩子被宠坏的目的,但它的“副作用”却不容忽视。

经常被拒绝的孩子,会有一种“被抛弃感”,渐渐地,就隐藏了真实的想法,不再和父母交心。


03

最好的教育:策略派


那么一味的妥协和一味的拒绝都不可取,在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请求时,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应对,才对孩子的成长最具有引导意义呢?

这时候,“温柔而坚定”的策略型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1. 让孩子自己承担任性的后果

我儿子木木,写作业的时候总是不认真,每次我催他写作业,他就说要看会儿电视再写,要吃点东西再写,总之就是不肯主动配合。

直到有一次,我想开了,破天荒地没有催着他完成作业。

于是,他意料之中的没有完成全部作业,第二天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

觉得丢脸的他大哭了一场,从此再也没有在写作业这件事儿上磨磨蹭蹭,讨价还价过。

孩子说“再玩一会儿”时,或许我们并不用对他们大吼大叫,也不用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讲道理。

让他们尝尝自酿的苦果,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0张图片

2. 提供“有限选择”+注意转移

《不急不吼·轻松养出好孩子》一书中曾提出一个“四叶草法则”,其中就有一个关于“有限选择”的概念。

给孩子有限的选择,让孩子有自我做主的机会。

就像文章最开始提到的,我儿子不肯午睡,硬是要玩平板电脑,后来我就跟他说:

“你是想现在睡觉,醒来跟妈妈一起去逛超市,还是选择现在玩5分钟平板,然后去写作业?”


小家伙瞬间停止了哭闹,认真想了会儿说:

“那我现在睡觉,等会儿一定要一起去超市玩啊!”

说完就乖乖回房间午睡了。

有时候,孩子的世界很单纯,我们强硬着抵抗他,会让他觉得父母是跟他站在对立面的,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绪。

如果这时候,我们提供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来转移他的注意力,他就会选择自己更容易接受的方案,从而让当下的问题迎刃而解。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1张图片

3. 将时间具象化

很多时候,孩子跟我们在时间问题上讨价还价,是因为他们还小,对于时间的概念把控能力还不足。

明明说玩10分钟就走,可孩子偏偏玩了10分钟还要再玩10分钟,是因为他根本不明白10分钟究竟有多长。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父母的具象化引导。

这一点,我身边有一位宝妈西西,就做得特别棒:

跟孩子一起去超市玩,她会提前跟孩子约定好:“如果妈妈的手机铃声响了3次,就告诉我们到回家的时间了,要做一个遵守约定的好孩子哦!”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在孩子同意之后,他们出发来到超市。

铃声第一次响,她会提醒孩子,再响两次我们就回家啦,第二次响起,也会提醒。

就在这样一个铃声反复响起的过程中,孩子意识到了时间的流逝,也一步步做好了自己将要回家的心理准备,最后在约定时间到来的那一刻,就不会难以接受。

你看,同样一件事,把一个小时换成“铃声响3次”的说法,孩子就变得没那么抗拒了,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时间观念,何乐而不为呢。


04


看似只是“能否让孩子多玩10分钟”这样的小事,但其实折射的是我们父母,在应对孩子讨价还价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3张图片

同一件事的不同应对,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影响,未来,孩子的命运和成就也会大不相同。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只要方法得当,就绝对不会让父母失望。

与所有父母共勉!


来源 | 本文系优师教研原创,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200万精英家长都已关注我们。

作者 | 叶丫丫

排版 | 宋宇    

设计 | 宫颖

2023暑假研学线路公布!


北京游、长白山探秘、甘肃探龙记……
这个夏天,陪孩子见识更大的世界
认识自然,发展兴趣!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更多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幼师课件网第14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父母必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妈妈,我想再玩10分钟”,妈妈的这两种回答最常见,却也最容易伤人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