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优师教研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DMxOTU5OA==&mid=2247650660&idx=1&sn=d61436dee691f5bf0a3e14b3e59c2be6
儿童科幻
¥99
mini拇指伞
¥99
趣味迷宫
¥19.9
绘本世界
¥112
来源l李耳耳 优师教研
左小腿被截肢,右腿骨折且大面积脱皮,不仅错过了中科大少年班的选拔,也注定无缘第二年高考。
“那些打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强大。”
李玫瑾教授说过:
情商和智商,只能助你在成大事时游刃有余,为成功锦上添花。而真正决定人生格局的,是对待逆境的态度,是人的抗逆力。
01
周桐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寒门博士黄国平。 前不久,黄国平受邀回母校西南大学演讲。 从乡村小孩一路成长为博士的他,用了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人生: “我们终究是命运的博弈者,虽然起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是终点由我不由天。” 他出生于仪陇县炬光村中一间破败的老房子里,砖砌的外墙漏风,便覆一层和着稻草的泥巴。
在他长大前,一家人唯一的收入是三亩庄稼地,穷得连鞋都穿不起,只能打赤脚。 等他长大后,他便开始背着背篓抓黄鳝,别的孩子钓鱼是为了玩闹,他是为了能活着。 但命运并没有怜悯他,12岁时母亲离家出走,17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同年婆婆病故,可他甚至连哭泣的时间都没有。 因为马上就要高考了。 贫穷会让人失去希望,对黄国平来说,读书成了唯一对抗贫穷的武器。 在无数个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日日夜夜里,他都会点一盏煤油灯,静静地写作业。 本科就读于西南大学后,他又顺利考上了中科院的硕博连读。
原以为这是人生巅峰的起点,但其实只是坎坷人生中的一段泥泞路。
▲黄国平母校演讲稿部分截图
在这里,他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同学太优秀了,向来名列前茅的他,竟成为了吊车尾的那个。
做科研太难了,每次做报告,他都磕磕巴巴讲不清完整的句子,英文名字Guoping Huang,导师说听着像“狗屁黄”。 但他依旧没选择“躺平”,而是继续奋斗。 从没有过周末和节假日,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写代码。在北京五年的他,甚至连故宫都没去过。 旁人羡慕他博士顺利毕业,只有他自己知道受过多少苦。 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句话:“虽然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命运,但我们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陈春花教授研究发现:
成功其实有一个定律,20%智商+40%情商+40%抗逆力。
拥有抗逆力的孩子,人生顶多多走几条弯路,绝不会陷入绝境。即便路途坎坷,他们也能到达曾经想去的地方。 正如黄国平在演讲中所说: “学弟学妹们,我希望你们能在狂风暴雨中跌跌撞撞也要前行,坚持做命运的博弈者,不轻易认输。待雨停后,挥挥衣袖,擦干泪水和雨水,继续向前走。”
02
然而,生活中更多的是“玻璃心”的孩子。 只要受到批评,无论严厉与否,他们必定大哭大闹,从不肯承认错误。 只要受到挫折,无论大小,他们必定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活不下去”。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 7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少年,结伴去河边喝酒。他们情绪低落,说了很多消极厌世的话语。 突然,一名少年翻越护栏跳入河中,随后,剩下的五名少年也相继入水。 最终,3人获救,4人溺亡。
经历截肢之痛的周桐,能振作精神,接受生活的所有挑战,最终涅槃重生;
只是高考失利的少年,却自怨自艾,想用自杀来“解决问题”,最终失去生命。 双商只能决定孩子走多高,抗逆力才能决定孩子走多远。 抗逆力低的孩子,一丁点儿大的事情,都能将他击垮。 在豆瓣上看到一位女孩的哭诉。 读大学时,有一位女同学的长相、身材、能力,都和她非常像,甚至俩人都喜欢唱歌。 区别是,女同学会勇敢地一次次地上台表演锻炼自己,而她因为害怕失败,只能坐在台下的观众席上。
在这个过程中,那位女同学越挫越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毕业后顺利找到相关行业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很快乐。 可发帖的女孩考研失败后,便在家待业至今,因为抑郁暴食长胖了40斤,愈发不敢见人。被妈妈逼着找了几次工作,意料之中地失败了。
回顾她们的人生,女孩感叹:“我好绝望,我本可以像她那样,但是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地步。” 明明再撑一下,或许就能找到下一条出路,可她却立马给自己判了“死刑”。
美国巴顿将军曾说过: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谷底的反弹力。 没有抗逆力,意味着孩子很难有翻盘的机会,哪怕命运将机会递到他们手中,他们也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接受。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玻璃心”的孩子,一辈子都不太可能成功。
03
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抗逆力呢?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讲了一个故事。 女孩一直是班级里的尖子生,可惜高考考砸了。有人建议她复读,有人建议她在考研时逆风翻盘。 可她却逃避了。她不再跟高中同学联系,因为害怕被嘲笑;她也不理会大学同学,因为觉得她们不配做她的朋友。 她变得愈发孤僻,整日闷在宿舍里,最终在大二时退学。 看到女孩与母亲的相处方式后,武志红才明白了问题所在。 女孩妈妈一直实行高压政策,如果孩子考不到前三名,就惩罚她面壁跪半小时。 久而久之,女孩也在心底竖起了一条高压线:千万不能输,否则会被惩罚。 所以,为了不被惩罚,她最终选择放弃。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习得性无助: 孩子如果长期经历失败,且得不到帮助和正面反馈,孩子最终会对自己产生深深的绝望,以至于遇到困难,连试都不愿意试了。 内心缺少正面的力量,孩子的抗逆力自然而然地会减弱。
想培养孩子的抗逆力,父母可以做到以下三点:
-
接受孩子的失败
有人问他:“你的最终发现是最伟大的,那么你是怎么看待前面的200次失败呢?”
他说:“在我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过200次失败。
在我的家庭里,我们从来不认为我们做过的任何事情是失败的。我们所关心的是,我们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情得到了什么样的经验?学到了什么知识?
我在第201次试验中成功了,我如果没有前面200次的经验,就不会得到第201次的成功。”
家长过于在意孩子的成绩与结果,孩子便会关心自己的成绩与结果,害怕失败,最终在“我很棒”、“我没用”的拉扯中迷失自我。
-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
与孩子一同面对挫折
04
看过《教导有方》中的一段话,深以为然:
我们不可能呵护孩子的一生,却可以教会他们如何面对挫折;我们不能陪伴孩子永远,却可以让他们有勇气去拥抱挫折。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而是跌倒后再爬起的勇气和能力。 因为只有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孩子才能成长。 与所有父母共勉。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作者:李耳耳,终身成长的教育学研究者,与孩子一起,越变越好。
优师教研(ID:educool):百万中小学生家长聚集地,传播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让育儿变得轻松愉快;研发和提供培养学科素养的趣味小课,让孩子爱上学习。 育儿路上,你是否有许多焦虑?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如何更好地陪伴孩子?
如何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何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孩子之间出现矛盾如何化解?
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点击下方杂志封面图片链接
《父母必读》告诉你答案!
权威刊物《父母必读》创刊40余年,名誉主席宋庆龄亲自提名。40年精耕细琢,点滴积累,专注家庭教育领域,拥有孕产、儿童保健、教育心理等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顾问团最新成果分享。200多位名校校长、育儿专家、医疗名医、专业学者为你指点迷津!
创刊以来始终践行“伴随孩子,伴随家庭,将健康、快乐、幸福,有良好道德品行和价值观的孩子带入成人社会”理念,实现父母心愿,助力孩子阳光健康成长!
全方位育儿传播,图书刊物还有微博、微信、育朵课堂与你即时分享最新知识,专业母婴社群顾问支持,更有线上课程、线下活动随时为你开放,让你轻松便捷,想学就学!
点击打开原文,和《父母必读》一起
助力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
更多精彩内容“”
右边给我一朵小花花
-=||=-收藏赞 (0)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