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可保存图片,与朋友分享心情
近日,湖北武汉一位3岁萌娃的行为引来网友怒赞。
奶奶洗完澡因门锁坏了困在洗手间出不来,萌娃一边冷静报警求助,一边安慰奶奶别着急,警察一会儿就到。
当民警赶到家时,发现萌娃已经打开家门正等着他们,自己还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
这孩子遇事临危不惧,让很多成年人都为之钦佩,调侃其是否从娘胎里就开始进行九年义务教育了。
更有网友自爆黑历史:小时候我只会把奶奶锁起来。
也有网友认为:从小给孩子灌输常识性的实用知识很有必要,生存能力教育不可或缺!
无独有偶,这样类似的事情在英国也发生过。
一个3岁女孩冷静求救,挽救了怀孕妈妈和肚子里的宝宝。
事情经过是,怀孕妈妈不小心从楼上摔下楼后陷入昏迷,3岁小女孩冷静有序地拨通119,并且详细说出家庭地址。
一边等待救护车一边和救护人员保持通话,直到成功救醒昏迷的妈妈,而且还保住了肚子里的宝宝。
这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勇敢聪明,冷静思考采取有效行动解决问题。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他们的行为客观地反映着父母对孩子的生存能力教育。
缺失生存能力教育的孩子易受伤害
《中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调查报告(2010-2015)》数据显示:
全国少年儿童安全自护能力平均分仅73.5分,每年约有5.41万名0-19岁青少年儿童因伤害而死亡。
“重保护、轻教育,重说教、轻训练”的日常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弱小,生存能力教育成了当下孩子们学习的重要课题。
圣经上有一句话: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
孩子们的胆怯往往都来自父母过度的保护,在“成绩优于一切,其余父母代劳”的家庭理念中,孩子将来用于高飞的翅膀慢慢变得羸弱不堪。
当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害怕和哭泣,没有办法独自走出困境,也不会意识到寻求别人的帮助。
曾经一则轰动全网的新闻,12岁女孩怀孕四个月才被家长发现。
女孩经网络游戏认识了同是未成年的男网友,期间与该网友多次发生性关系后怀孕。
令人感到扼腕的是,孩子在事发后因害怕被责骂而不敢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反而为隐瞒真相肆意编造谎言。
在生理、心理还在发育的情况下怀孕,可想而知对孩子的身体和精神上会带来多大的伤害。
为什么有些孩子能够遇事冷静、沉着应对,而其他孩子却不能在危难时刻救自己呢?
家长们普遍认为,只要大人在身边,意外就不会降临到孩子身上,因此并不需要教给孩子这些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然而,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困难面前,家长可以帮孩子挡的了一时,却挡不了一世;你为孩子代劳的一切,终将会以荆棘铺满孩子的脚下,让孩子在未来的路上寸步难行。
2
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教育
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并不复杂,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首先学会生存。
湖南长沙一位4岁小男孩和奶奶在家,奶奶突然昏厥,小男孩立即通过视频聊天向爸爸求救,让奶奶第一时间得到了有效的救治,脱离了危险。
小男孩爸爸说:“以前教过孩子拨打父母手机号码和使用视频聊天,没想到关键时刻救了奶奶一命。”
孩子年龄虽小,但他沉着冷静,懂得思考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善于运用父母平日教的知识,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就寻求大人的帮助,于是就有了视频求救这一幕。
生存能力杠杠的还有这位来自上海的6岁消防小达人——郭瑞洋。
家人从小给他灌输消防知识,让他熟悉各种消防器材,他甚至还会自己绘制消防逃生图。
郭瑞洋经常带领一家人进行消防演习,让每人用湿毛巾捂住嘴巴,弯腰有序从家里撤离到楼下安全地带。
有人说,家长对孩子无所求,让孩子自由行走在这个星球,平安、喜乐为唯一愿望。
孩子想要自由地行走在这个星球,不仅仅需要书本的知识武装自己,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强大自己,正所谓“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拥有生存能力的孩子,不但能在危急时刻拯救自己于危难之中,而且关键时刻还能够帮助别人脱离困境。
3
那么如何对孩子进行生存能力教育
《贝尔自传》书封上有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冒险,活着的每一天就是礼物。
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然而,长期在家长庇护下成长的孩子,缺乏危机意识,遇事容易慌张害怕。
当然,他们的生存能力也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依靠家长日常的教育和培养形成的。
1、日常训练,保持危机意识
表姐带着女儿莹莹外出购物,莹莹却走丢了。
一个大妈问她是不是找妈妈,还主动要求带她去找妈妈,莹莹没有回答大妈,而是边小跑边冲着远处的阿姨喊妈妈。
大妈以为家长来了,立马转身离开。
是一位保安带着她找到表姐的,每次表姐说起那次经历都心有余悸。
还好她经常教育女儿,外面主动说要帮助你的有好人也有坏人,最好找警察叔叔帮助,一旦遇到坏人,一定要想办法脱身。
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进行游戏性教育,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当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家长应给孩子分析问题,并加入处理的方法,教会孩子处理危急事件的技能。
2、适当放手,培养独立意识
很多孩子生活在温室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但生活难以自理,而且性格越发骄纵。
芬兰人从小就引导孩子做家务,“家庭经济课”是孩子们的必修课。
他们一早来到学校,不是学习而是做饭,而他们的饭菜就是自己的午餐。
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边做边学,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大胆放手让他独立完成。
刚开始不懂,家长可以作出示范,孩子在不断的挫折中学会“吃一蛰长一智”,自然而然懂得思考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孩子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知识和经验,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越了解,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就会越强。
俗话说:方法总比困难多。
只有孩子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孩子才能做到沉着冷静应对任何困难。
给孩子上一堂生存能力教育课,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他危急时刻的处理方法,比你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