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8年“六一”儿童节之际,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举办了第二届“清凉一夏”亲子美术节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欢乐、有意义的节日。活动邀请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通过亲子制作、作品展示等环节增进感情,培养默契。现场布置了五彩气球和红毯,孩子们与家长利用废弃材料创作了领带、折纸衣服、环保服装等作品,并进行了创意走秀,倡导低碳环保理念。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加强了家园合作,为孩子们献上了一场充满童趣与创意的节日盛宴。(160字)

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发布2024年新生入园现场材料审核通知。户籍新生审核时间为6月9日至10日,地点为总园及舜江、银河分园大厅,需携带户口本、房产证、出生证、预防接种证等原件及复印件(A4规格)。非户籍新生需额外提供社保证明。6月18日公布录取名单,30日发放入园通知书。园方强调材料真实性,建议家长绿色出行、勿带幼儿,并有序排队。未接到电话通知的家长请于上午到场报名。详情可关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

本文生动描绘了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日常与使命,展现了教师、保安、保健医生、厨师、保育员等岗位如何以爱和责任守护幼儿成长。教师们牵着孩子的手游戏、讲述童话、传递善良与正义,细心指导生活技能,鼓励挑战自我;后勤团队则坚守岗位、保障健康、精心准备餐食。全文洋溢着对幼教事业的热爱与自豪,赞颂平凡岗位上的无私奉献,呼吁社会为这些默默付出的工作者点赞。文章转载自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160字)

张浦镇第二幼儿园2018年秋季新生录取名单已公布,包含户籍与非户籍生录取信息。主园户籍生录取170名,非户籍生录取42名;舜江分园户籍生录取73名,非户籍生录取32名;银河分园户籍生录取39名,非户籍生录取24名。非户籍生录取按积分排序,分数复核截止时间为6月21日上午。未录取的非户籍生可于当日前往南港、大市、周巷幼儿园进行二次报名。具体录取名单详见正文,幼儿园将持续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优质教育服务。

张浦镇第二幼儿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幼儿园教师若干名。招聘条件包括: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及违反师德师风记录;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前教育专业,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有教学经验者优先。聘用方式为与第三方签订合同。报名流程:1.网上信息登记(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2.幼儿园筛选后通知符合条件者现场审核;3.择优录用。咨询电话:13073344065。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六月是充满喜悦、忙碌与离别的季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大班毕业典礼在家长和孩子们的热情中拉开帷幕,尽管小雨淅沥,却挡不住现场温馨的氛围。老师们深情献词,表达对孩子们的不舍与祝福;家长代表发言,感激幼儿园的培育之恩。孩子们身着盛装,通过合唱、舞蹈、童话剧等精彩节目展现成长与才华,如《小青虫的梦》《金色童年》等节目赢得阵阵掌声。亲子互动环节更将活动推向高潮,师生与家长共同沉浸在感动与欢笑中。毕业歌响起时,不舍与祝福交织,老师们眼含泪光,祝愿孩子们扬帆起航,未来幸福快乐。这场充满爱与创意的典礼,为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画上圆满句号。

2018年秋季新生录取名单内的幼儿家长,请于6月29日和30日前往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本部、银河舜江分部)领取入园通知书。具体录取名单可参考该园6月20日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详情请关注“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公众号。请家长按时办理,以免影响入园手续。

张浦镇第二幼儿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合同制教师若干名。应聘者需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无违法犯罪及违反师德记录,具备正常履职身体条件。要求大专及以上学历,学前教育专业优先,须持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有经验者优先。报名方式:加入QQ群809516598(截止8月27日),提交毕业证及教师资格证扫描件。园方将初步筛选并通知审核,择优录用。聘用教师与第三方签订合同。咨询电话:13073344065。详情见微信公众号“昆山市张浦镇第二幼儿园”。

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发布小班新生缴费须知,提供三种缴费方式:1.手机银行自助缴费(需下载APP并注册,支持已有昆山农商银行卡用户);2.微信银行自助缴费(需关注公众号操作);3.网点或网银缴费(登录官网办理)。缴费成功将收到短信提醒,银行咨询热线96079。特别提醒:已缴被褥费将尽快退还,新生家长会定于9月1日上午10:00在各园部召开。详情可关注幼儿园微信公众号获取。

2018年9月20日,张浦镇第二幼儿园开展“一年最圆中秋月,桂树玉兔伴嫦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丰富活动传承中秋文化。孩子们参与中秋赶集,制作兔子糕、桂花蜜、兔儿爷和灯笼,与“嫦娥”互动;创意月饼秀中亲手制作各式月饼;还利用月饼盒变废为宝,创作玉兔花灯。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起源(2008年列为法定假日,2006年入选非遗)及团圆、分享的意义,更通过实践体验传统习俗的乐趣。幼儿园同时提醒家长中秋放假安排(9月22-24日),倡导持续关注传统文化教育。(1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