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三月春,
桃花笑,棠莉甜,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起。
当惊蛰与孩子们相遇,
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农历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民们常常把惊蛰时节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小三班孩子们的“春播仪式”也拉开了序幕。
松土、挖坑、播种、盖土、浇水,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在孩子们眼里,种下的不仅仅是一颗种子,而是一份希望。等待发芽、丰收的过程中,孩子们将和小种子一起成长!
宝贝们在松土的时候偶遇到小虫虫。
“大家快来看,在泥土里面钻出了一条很多脚的虫!”
惊蛰时节的大自然会藏着哪些有趣的虫子呢?孩子们拿起放大镜在幼儿园开启了一场寻虫之旅。
沐琛:“我看见菜叶上有很多的洞洞。”
成聪:“杨桃上也有小洞!”
李教师:“为什么会有洞呢?”
骏煜:“是小虫咬的洞。”
隽逸:“小虫饿了,要找东西吃了。”
为了支持孩子们的兴趣,在每天晨间游戏和户外游戏时间,老师们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跑遍幼儿园的角角落落,和他们一起发现、观察、记录虫虫。
随着孩子们对幼儿园虫虫的发现和认识,孩子们萌生出了新的想法……
成聪:“害虫变多了怎么办?”
芯蕾:“要把害虫消灭掉!”
教师:“我们一起找一找,做一做,身边有什么可以消灭害虫的工具吧!”
班级的活动也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周末的时候,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动脑筋,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创意捕虫器!
有的家庭甚至还设计制作了可以在晚上使用的“夜光捕虫器”,真是创意十足呀!
登阅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制作了粘虫板,利用小虫趋向黄色的特性,晚上放到了楼顶的花盆里,早上去看已经粘到小虫啦!
周一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用自己制作的捕虫器在幼儿园里寻找春天的小精灵。
融融春光,万物生长,此时的大地,一派生机。春雷乍动,蛰伏的虫虫们从泥土中被惊醒,向着大地发出声声讯号,四处开始热闹了起来,他们争着抢着跑出门,可热闹了,看看小三班小朋友们是怎样通过儿歌来表现虫虫们的热闹呢?
一声春雷惊醒了还在冬眠的小虫虫,我们不仅看到了惊蛰美丽的景色,还跟“虫虫”们来了一场特殊的约会!孩子们用能干的小手变出了各种的虫虫。
家中的爬虫走蚁也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让我们一起来制作香囊驱虫吧!
“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另外,“惊蛰吃梨”也有养生意义。惊蛰后气候回暖,人体容易外感咳嗽、口干舌燥,而梨性微寒且甘润,能润肺止咳。赶紧跟着小朋友们,一起熬制冰糖雪梨汤吧!
经过耐心地等待,冰糖雪梨终于熬制成功出锅啦。
孩子们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之情,孩子们带着冰糖雪梨汤送给幼儿园的老师,小朋友及后勤人员,大家一起分享这份春日的健康。
当惊蛰与孩子们相遇,我们可以在户外观察惊蛰节气里复苏的动植物;可以用粘土变出一条条萌萌的小虫;还可以和家人亲手制作创意捕虫器……探寻万物踪影,倾听大地耳语,在实践中感知“惊蛰”节气带给我们各种有趣的体验。
万物复又新,总有美好破土而出,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节气的再相遇吧!
、
撰稿:李励荼 曾人漫
编辑:钟倩瑜
审稿:李玉珍
审核:于美华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