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中的科学魔法】幼儿教师如何玩转跨年龄科学项目?看幼教专家李麦教授给出的”三阶火箭式”教学法!
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最新研究发现,混龄科学活动能激发400%的同伴学习效应。让我分享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彩虹密度塔”项目实操方案:
🔍 阶段一:差异化分组策略(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鹰架理论”)
• 大龄组(5-6岁):担任”项目组长”,负责记录实验数据
• 中龄组(4-5岁):担任”材料管家”,调配实验物品
• 小龄组(3-4岁):担任”观察专员”,用贴纸记录颜色变化
👉 像海淀区蓝天幼儿园那样准备三种任务卡(图文版/符号版/实物版)
🎯 阶段二:阶梯式任务设计(借鉴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 启动环节:用”魔术泡泡秀”引发全龄段兴趣(北京丰台一幼的经典开场)
-
探索环节:
- 大龄:自主设计对比实验(如:糖浆vs清水)
- 中龄:在教师提示下操作滴管
- 小龄:用手指蘸取观察粘稠度
- 分享环节:采用”拼图汇报法”(每个年龄段必须贡献关键信息才能完成最终图表)
💡 阶段三:动态支持系统(应用美国High Scope课程”计划-工作-回顾”模式)
• 材料分层:准备宽口瓶(小龄易操作)与细口瓶(大龄挑战用)
• 语言支架:
- 对小龄幼儿:”你看哥哥的瓶子像不像城堡?”
- 对大龄幼儿:”怎么向弟弟解释为什么红色沉在最下面?”
✨ 北京西城区三教寺幼儿园王园长特别提醒:混龄科学项目要把握3个关键时机:
- 当大龄幼儿出现示范行为时(如正确使用量杯)
- 当小龄幼儿产生模仿意图时(踮脚观察哥哥操作)
- 当同龄争议出现时(趁机引入科学讨论)
记得收藏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曼丽教授推荐的《混龄科学项目评价量表》,内含28个观察维度,下次可以重点聊聊如何用这个工具进行过程性评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