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如何帮3-6岁幼儿建立”时间感官”?一套让园长都点赞的游戏化方案来了!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师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我发现90%的新手教师都陷入了”机械教时钟”的误区。今天分享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团队验证有效的”感官浸润法”,用孩子的方式认识抽象的时间。
🌟 游戏化教学三板斧(亲测有效!)
- 身体时钟剧场(适合晨间活动)
- 让孩子用身体当指针:张开双臂是时针,单臂是分针
- 播放《时间操》音乐(推荐奥尔夫音乐改编版)
- 教师口令:”现在我们要变成7点的时钟啦!”(具体可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课例)
- 沙漏盲盒挑战(过渡环节神器)
- 准备不同时长的沙漏(1-5分钟)
- 让孩子预测”紫色沙漏能听完几遍《洗手歌》?”
- 记录对比结果形成”班级时间图谱”(深圳实验幼儿园的王文娟老师这个方法拿了教学创新奖)
- 时光隧道日记(情绪管理彩蛋)
- 在走廊布置”早晨-中午-傍晚”三色灯光区
- 每天用便签记录重要事件贴到对应区域
- 周末带孩子制作”我的时间小书”(北京丰台一幼的这个环创还登上了《学前教育》杂志)
💡 给教师的三个黄金法则:
- 具象化:用”太阳走到哪里”代替”还有10分钟”
- 仪式感:固定使用《收拾玩具进行曲》等过渡音乐
- 留白艺术:在日程表上故意设置”魔法空白时间”
⚠️ 特别注意:
中大班要区分”钟表时间”和”生活时间”!杭州幼师附幼的张俊园长曾做过对比实验:用”动画片一集的时间”比”30分钟”让孩子等待配合度提高47%!
最近我们教研组正在试验”时间储蓄罐”新玩法,用代币奖励自主规划时间的行为,效果超乎预期!想获取详细教案的老师可以留言”时间管理”,我会发完整资源包给你~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