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如何给孩子更全面的评价,这个问题确实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当下最需要突破的改革重点之一。我想结合几个生动的案例来分享我的思考:
首先引用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幼儿教育评价要像中医把脉,需要望闻问切全方位的诊断”。在杭州某省级示范园,我看到他们用”成长雷达图”替代传统评价表,从5大维度16个观测点记录孩子发展,比如:
- 社会交往(合作游戏次数)
- 学习品质(专注时长)
- 创造性表征(绘画叙事能力)
- 运动发展(单脚跳距离)
- 情绪管理(冲突自解能力)
特别值得推荐的是他们开发的”魔法时刻”视频评价系统。比如有个叫乐乐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很少发言,但视频记录显示他每天晨间入园时都会主动帮同伴整理雨具。教师发现这个闪光点后,专门为他创设了”小管家”角色,后来他逐渐建立起自信心。
广州荔湾区幼儿园的李园长分享过他们的”成长银行”做法: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化的”发展存折”,教师、家长甚至厨房阿姨都可以存入观察到的成长片段。比如:”11月3日,萱萱主动把最后一块饼干让给新来的小朋友”这样的暖心时刻。
在具体操作上,建议可以:
- 建立三维评价主体:教师观察+家长记录+幼儿自评(用贴纸或图画)
- 创新评价载体:成长档案袋、行为观察量表、游戏故事记录等
- 采用发展性语言:避免”不达标”等负面表述,改用”正在发展””表现兴趣”等积极表述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特别强调:”评价要像春雨般润物无声”。我们园最近尝试在户外游戏区设置”冒险者勋章”系统,通过孩子自发挑战不同难度的游戏设施,自然呈现其动作发展水平,效果非常好。
最后分享一个启发:日本藤幼儿园的”慢评价”理念——有些发展需要等待,就像他们保留的那棵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会攀爬的柿子树。评价改革的核心,是要看见每个生命独特的发展节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