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一名跑遍全球200+幼儿园的幼教研究员,我发现如今最”出圈”的幼儿园都在做跨学科教学。比如日本的”藤幼儿园”就是把建筑、自然、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先分享一个让我眼前一亮的案例: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彩虹糖实验”,老师们把科学、数学、艺术完美结合:
1️⃣ 科学观察:用彩虹糖摆成圆圈观察色素溶解
2️⃣ 数学统计:记录不同颜色溶解速度
3️⃣ 艺术创作:用溶解后的彩色水作画
这种教学方式让3-5岁孩子的观察精准度提升了63%(数据来自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研究)!
✨ 实操建议来了 ✨
- “问题链”设计法(借鉴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
- 基础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观察力)
- 进阶问题:”为什么会这样?”(思考力)
- 延伸问题:”要是…会怎样?”(创造力)
- 多感官联动(参考意大利瑞吉欧方案教学)
视觉:提供放大镜、显微镜
触觉:准备不同纹理的材料
听觉:录制自然声音辅助观察 - 记录方式创新(学习南京鹤琴幼儿园张俊园长的做法)
✓ 小班:贴纸记录法
✓ 中班:图画日记本
✓ 大班:自制观察量表
最近我在深圳实验幼儿园看到超赞的”超市探秘”活动:
- 社会学:观察顾客行为
- 数学:统计商品分类
- 语言:描述购物流程
孩子们自发提出的”为什么酸奶要放冰箱”这个问题,直接衍生出2周的主题探究!
记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说的:”跨学科不是拼盘,而是让孩子发现世界的连接。”建议每周设计1-2个这样的活动,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提问水平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哦!
【延伸书单】
《小小探索家》- Judy Harris Helm
《幼儿STEM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瑞吉欧教育经典
PS:下个月在杭州有个跨学科工作坊,我可以分享更多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需要的话私信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