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去小学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逻辑判断能力确实困扰着很多幼教同仁。让我结合幼教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做法:
🌟【游戏化教学是王道】
记住李季湄教授那句话:”幼儿的逻辑是在指尖上跳动的。”推荐3个爆款游戏:
- “超市小管家”角色游戏(5-6岁)
- 准备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商品”
- 让孩子按”两个条件”分类摆放(如红色且圆形)
- 进阶版加入”价格比较”(3元比2元多多少)
- “侦探柯南”推理游戏(4-5岁)
- 设置”线索墙”:图片序列缺一张
- 引导观察:”小熊先吃饭→然后玩积木→最后?”
- 获上海示范园创意教学金奖
- “自然探险家”户外游戏
- 用树枝拼出”规律模式”(长-短-长-短)
- 北京丰台一幼的孩子们由此自主发现了7种排列规律
📊【数据说话】
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每天30分钟结构化游戏,3个月后幼儿:
- 类比推理能力提升42%
- 分类能力提高35%
- 远比机械训练效果好
💡【给老师的实用建议】
-
“三多三少”原则(借鉴深圳实验幼儿园园长刘凌):
- 多提问少给答案:”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 多等待少打断:给足5秒思考时间
- 多材料少说教:提供丰富的低结构材料
-
日常渗透妙招:
- 排队时:”从高到矮的密码是什么?”
- 点心时间:”为什么香蕉和梨是好朋友?”(都是水果类)
- 广州番禺某园用这个办法,教师随机教育能力提升67%
特别提醒❗避免这些”隐形小学化”:
× 用习题册训练逻辑
× 要求标准答案
× 过早引入符号运算
最后分享首都师范大学余珍有教授的金句:”幼儿的逻辑思维,要像春雨一样渗透,而不是像洪水一样灌输。”让我们在游戏中,陪着孩子们慢慢”织”出一张属于他们的思维网吧!
老师们有什么创新做法?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