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环境是儿童最好的科学实验室!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特别认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大自然是最完整的课程资源库”这一观点。下面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的经典案例,分享几个落地性强的方法:
- 建立”微型生态观察站”(适合3-6岁)
- 在园区角落设置昆虫旅馆+天气观测台
- 配备放大镜、标本盒、测量尺等”科学家工具包”
- 参考上海名师应彩云的做法:每周设定一个探索主题(如”树叶的旅行日志”)
- 开展”五感探索游戏”(适合2-4岁)
- 听觉:制作”自然声音地图”(记录鸟鸣/风声频次)
- 触觉:设置”神秘触摸箱”(放入松果/鹅卵石等)
- 视觉:开展”颜色猎人”游戏(寻找匹配色卡的自然物)
- 实施”项目式学习”(适合5-6岁)
- 案例: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的”雨水花园”项目
- 儿童自主探究:雨水流向→土壤渗透→植物生长
- 教师提供”问题锦囊”:”为什么这里的泥土更湿润?”
★ 进阶技巧:
• 使用KWL表格(Know-Want-Learned)记录探索过程
• 借鉴瑞吉欧的”档案袋评价法”保存儿童的科学记录
• 参考日本”森之幼儿园”的做法:每周3天纯户外教学
特别提醒: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表明,有效的户外科学活动需要把握三个关键点:①问题要来自儿童真实困惑 ②工具要适合小肌肉发展水平 ③记录方式要具象化(绘画/拍照优于文字)。建议教师随身携带”好奇捕捉本”,及时记录孩子的”哇时刻”。
最近我们团队研发的”户外科学探索资源包”包含20张情境任务卡,有需要的老师可以私信获取电子版。记住:当孩子蹲下来看蚂蚁时,真正的科学教育就开始了!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