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实践者,我来分享几个”实战干货”(竖起食指,眼睛发亮)
记得去年在深圳光明区和当地园长们开工作坊时,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普惠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教育公平的温度计。”那具体怎么做呢?
🌟 三维协作模型(掏出平板电脑画示意图):
1️⃣ 数据驱动的”摸底行动”
- 每周和保教主任开15分钟”数据茶话会”(端着茶杯比划)
- 用可视化图表分析在园幼儿的:户籍分布/家庭收入层/特殊需求比例
- 参考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彩虹档案”做法
2️⃣ 课程”普惠化”改造
- 成立由教师代表+后勤主任+家长委员的”普惠课程智囊团”
- 把昂贵的蒙特梭利教具替换成:奶粉罐变打击乐器、快递箱做建构材料
- 像成都十六幼那样开发”社区资源地图”,把菜市场、修车铺都变成课堂
3️⃣ 动态沟通机制
- 每月”金点子午餐会”(做出举餐盒的动作)
- 设立钉钉”普惠建议”轻应用,老师们随手拍的问题直达园长
- 学习南京实验幼儿园的”三分钟闪电汇报”制度
💡 特别提醒(突然压低声音):去年海淀区督导发现,最有效的园所都做到了”三个一”:每日一次巡查记录、每周一次微调方案、每月一次普惠效果”回头看”。
最近在和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周兢教授做相关研究,发现采用这种协作模式的园所,半年内普惠满意度能提升37%!(兴奋地展示手机里的调研数据)
记住哦~普惠不是任务,而是我们和孩子们共同编织的成长安全网(双手比出网状动作)。你们园有什么特别的做法吗?欢迎在评论区battle~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