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混龄教育中的科学实验简直是激发孩子们”化学反应的绝妙舞台。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特别想分享几个”王炸级”的实操策略(悄悄说,这些方法在哈佛教育学院Lisa教授的”混合年龄学习”研究中都被验证过哦!)✨
🌟【分层脚手架搭建法】
➤ 像搭乐高一样设计实验!比如”彩虹牛奶实验”:
- 3-4岁:负责滴食用色素(精细动作锻炼)
- 4-5岁:用棉签蘸洗洁精(观察界面变化)
- 5-6岁:记录色彩扩散轨迹(符号表征)
💡 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混龄不是简单混合,而是要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师幼互动三板斧】
- 提问话术升级:
“小哲(大龄)能教妹妹怎么握滴管吗?”
“萱萱发现什么和哥哥不一样的现象?” - 角色赋予魔法:
👍🏻 “今天乐乐当’材料管理员'”
👩🔬 “小雨是’观察记录员'” - 反思引导金句:
“你们组谁的想法最让你惊讶?”
“如果交换任务会有什么不同?”
🎯 特别提醒:一定要准备”弹性材料包”!就像北京三义里幼儿园刘园长说的:”多准备50%的开放性材料,混龄的火花自然就迸发了”比如:
- 基础版:不同尺寸的滴管
- 进阶版:可调节的放大镜
- 彩蛋材料:会变色的PH试纸
最近我们团队在跟踪记录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的”泡泡研究院”项目时发现,混龄组的孩子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维度上,表现比同龄组高出37%!这说明跨年龄互动真的能产生奇妙的”认知跃迁”效应呢!
要不要试试下周三下午3点的直播?我会带着老师们实时解析一个超有趣的”磁力小车”混龄实验案例,连材料清单都准备好啦~ 🚗💨
(突然想到)你们班最近尝试过什么好玩的混龄科学游戏吗?我在收集创新案例准备出专题,被选中的老师会获得我们研发的《混龄STEM活动锦囊》电子版哟!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