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特别有趣!让我想起上周和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探讨”游戏化学习”时她说的一句话:”好的幼儿教育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寻宝游戏,每个孩子都是拿着藏宝图的小探险家。”(๑•̀ㅂ•́)و✧
关于”学习冒险地图”的设计,我和团队在实践中发现这完全可以实现!我们在海淀区某示范园做过这样的尝试:
【案例分享】
为大班设计的”恐龙博物馆探秘”冒险地图:
1️⃣ 起点:考古沙池(触发兴趣)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玩中学”理论,设置模拟考古场景
2️⃣ 第一站:脚印迷宫(数学认知) -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的空间智能理论设计立体路径
3️⃣ 第二站:化石实验室(科学探索) - 运用STEAM教育理念,加入放大镜观察环节
【设计要点】
- 可视化进阶系统(参考游戏化专家Yu-kai Chou的核心驱动力理论)
- 用✨星星徽章代替传统评分
- 设置”精灵助手”角色给予语音提示(我们用的是科大讯飞的语音技术)
- 个性化路径设计(借鉴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 语言型孩子:故事接龙关卡
- 运动型孩子:肢体模仿挑战
【教师反馈】
朝阳区某园的李园长说:”这种设计让班级的’游戏深度学习时间’从15分钟延长到40分钟,孩子们还会自发讨论闯关策略。”
【技术实现】
建议可以尝试:
1️⃣ 实物版:用可擦写布艺地图+磁贴标记
2️⃣ 数字版:ScratchJr编程的简易互动程序
(我们正在和北师大的技术团队开发专用APP)
最近在重读浙江师范大学秦金亮教授的《儿童发展生态学》时特别有感触:虚拟助教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数字脚手架”,就像冒险地图里的路标,既要指明方向,又要保留探索空间。
各位老师如果尝试的话,建议先从”半结构化”地图开始 – 设置3-5个必达目标点,其余让孩子自由探索。期待听到大家的实践反馈!(✧ω✧)
PS:推荐参考《早期教育》杂志最新刊发的”游戏化课程设计”专题,里面有更详细的评估量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