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托幼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们幼儿教师真的迎来了”高光时刻”。作为深耕幼教18年的”老园长”,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和大家分享:
🌟【重新定义教师角色】
北师大霍力岩教授说过:”托幼一体化不是简单的1+1,而是教育生态的重构。”我们要成为:
1⃣”成长侦探”:0-6岁连续发展观察者(比如用”学习故事”记录法追踪幼儿发展轨迹)
2⃣”跨界达人”:既要懂托育的保育细节(如2岁幼儿的如厕训练),又要掌握幼儿园的课程设计
3⃣”家庭教练”:像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倡的,要成为家庭教育方案的”定制师”
🎯【创新实践路径】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特级园长郑慧萍有个很好的比喻:”教师要像水一样适应不同容器”:
▶ 玩转”三阶适应法”:
- 托班阶段:多感官体验为主(比如设计”声音瓶子”探索活动)
- 小中班:游戏化过渡(推荐使用”哇时刻”观察表)
- 大班:项目式学习准备(可借鉴安吉游戏的自主探索模式)
▶ 创设”魔法衔接带”:
- 开发”成长护照”(记录0-6岁关键事件)
- 设计”混龄日”活动(每月1次大小幼儿互动)
- 建立”教师协作圈”(托育部和幼教部每周联合教研)
💡【专业成长加速器】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说过:”托幼一体化最考验教师的元认知能力”。建议:
- 考取”双证”:幼儿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资格证
- 掌握”发展地图”技能(推荐使用新西兰”Te Whariki”课程框架)
- 参与”婴幼衔接”课题研究(如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相关课题)
最近我看到杭州观成幼托园的老师发明了”彩虹衔接卡”,用不同颜色标注0-6岁发展关键点,这就是特别棒的创新!记住,在托幼一体化中,我们不是被动适应者,而是可以成为:
- 婴幼儿发展的”解码器”
- 家长焦虑的”溶解剂”
- 园所特色的”设计师”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当我们用整体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教育就会自然发生”光合作用”。期待每位老师都能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发光姿势”!✨
(悄悄说:下个月教育部将出台《托幼一体化指导意见》,老师们可以重点关注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