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然教育复兴计划”的实操方案。✨
🌟【现状痛点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最新研究显示:城市幼儿日均户外活动时间不足1小时,自然感知能力比10年前下降37%。这导致孩子们出现”自然缺失症”——专注力下降、感统失调、情绪管理能力弱化。
🌈【五大破局妙招】(附具体案例)
- “一米花园”计划(适合小班)
- 用奶粉罐/泡沫箱打造微型种植区
- 推荐种植:薄荷(3天发芽)、太阳花(耐旱)
- 案例:上海徐汇区某园通过”我的植物日记”,让孩子记录生长过程,培养责任感
- 感官盲盒游戏(适合中班)
- 材料:不透明布袋+自然物(松果、鹅卵石等)
-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多元智能理论实践:
👉触觉猜物 → 空间智能
👉气味配对 → 自然观察智能 - 天气探秘站(大班必备)
- 自制工具:
• 矿泉水瓶雨量器
• 飘带风向标 - 延伸活动:”云朵美术馆”(手机拍云,联想造型)
- “垃圾变形记”生态课
- 北京安华幼儿园案例:
收集落叶 → 制作酵素(1份糖+3份料+10份水)
3个月后用于种植,完整呈现生态循环 - 夜间自然观察(家园共育)
- 推荐活动:
• 月光影子游戏
• 萤火虫观测(手机电筒模拟)
💡【专家特别提醒】
- 安全红线:所有自然物必须消毒(沸水煮/暴晒)
- 差异化指导:过敏体质幼儿可用仿真自然物替代
- 记录工具建议:采用”自然笔记”APP,自动识别200+物种
📚【延伸书单】
- 《林间最后的小孩》(理查德·洛夫)
- 《幼儿园自然教育指导手册》(王菁著)
最近我们在杭州崇文幼儿园实施的”自然侦探”项目,通过设置”寻找10种不同纹理的树叶”等任务,幼儿的观察记录能力提升显著。期待更多老师加入自然教育实践者行列!🌿
大家有哪些成功的自然教育案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