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STEM教育10余年的幼教人,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接地气”的实操经验。✨
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去年在深圳某园,李老师带着大班孩子做”自动浇花系统”,有个孩子突然提出:”老师,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会唱歌的浇水器呢?”——这就是我们要抓住的创新火花!🔥
🌟 创新引导四步法 🌟
- “问题轰炸”阶段
- 像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倡导的:用”5W2H”提问法打开思维
(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 much) - 比如做桥梁项目时问:”如果桥要建在月球上怎么办?”
- “疯狂创意”工作坊
-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百种语言”理论
- 提供多元材料:从乐高到废旧纸箱,甚至自然材料
- 记录方式创新:可以画、捏、演、唱出来!
- “迷你科学家”实践场
- 参考美国STEM教育专家Ann Gadzikowski的方法
- 把大项目拆解成”实验包”:
√ 预测→实验→记录→分享
√ 每组限时15分钟”极速挑战” - “迭代升级”展示会
- 学习芬兰”现象教学”的展示方式
- 让孩子给自己的发明拍”抖音式”讲解视频
- 设置”客户体验官”角色(其他班幼儿)
💡 三个超实用的创新策略 💡
▶ “1+1>2″组合法:
把两个不相关的东西组合创新
比如:望远镜+雨伞=?
▶ “放大镜”观察法:
带着孩子用手机微距镜头发现细节
(这个方法是北京十一幼儿园王老师首创)
▶ “假如我是…”角色法:
让孩子扮演工程师、设计师来思考
⚠️ 特别注意 ⚠️
- 保护”荒谬想法”!北师大王工教授说:”幼儿的’胡言乱语’可能是未来的重大发明”
- 过程>结果:记录每个孩子的”顿悟时刻”
- 安全底线:提供儿童专用工具(如圆头剪刀、低温胶枪)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台湾幼教专家林士真老师说:”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他们是全新思维模式的拥有者。”让我们做孩子创新路上的”脚手架”,而不是”设计图”!
需要具体某个年龄段(小/中/大班)的案例,可以随时告诉我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