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了推圆框眼镜,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让我想起上周在xx幼儿园观察时,看到一个叫豆豆的小男孩,通过”学习故事评价法”从”玩具乱放”到成为”收纳小能手”的转变…
✨ 一、学习故事评价法的魔法在哪里?
(拿出平板展示幼儿活动视频片段)华东师大周兢教授说过:”好的评价应该是望远镜,能看见儿童发展的可能性。”与传统评价相比,它的独特价值在于:
- 聚焦”哇时刻”:像纪录片导演一样捕捉幼儿”正在发展的能力”
- 采用”成长型思维”:不说”你收拾得真棒”,而是说”我发现你今天尝试了三种收纳方法”
- 建构连续性故事:比如XX园做的”小拖把成长记”,用5次观察记录呈现习惯养成轨迹
🎯 二、习惯养成的实施四步法(边说边在白板上画流程图)
- 聚焦性观察:
- 目标习惯要具体可量化(如”餐后自主整理”而非”爱劳动”)
- 推荐使用xx大学研发的”三镜头记录法”(全景镜头/中景镜头/特写镜头)
- 专业性识别:
(突然从包里掏出厚厚的观察记录本)看!这是我们跟踪中班幼儿”坚持性”发展的编码表:
├─ 一级指标:任务专注度
│ ├─ 二级指标:干扰次数(3次↓→5次↑)
│ └─ 持续时间(5min→15min)
└─ 一级指标:问题解决策略… - 建设性回应:
(兴奋地打开手机相册)分享个经典案例!当幼儿出现”忘记洗手”时:
× 传统方式:”怎么又没洗手?”
√ 学习故事:”老师发现你发明了’恐龙洗手歌’,明天愿意教小朋友吗?” - 持续性支持:
(展示某园的”习惯养成路径图”)通过: - 环境暗示(如地面小脚印提示排队位置)
- 可视化记录(”我们的收纳日记”墙面)
- 家园接力卡(家长记录家庭中的习惯表现)
💡 三、特别提醒三个关键点(竖起三根手指)
- 警惕”虚假哇时刻”:避免为了记录而刻意制造”教育表演”
- 善用”1:3反馈原则”:1个待改进点对应3个成长闪光点
- 建立”习惯养成资源库”:(展示U盘)我这里整理了200+个习惯养成学习故事案例
(突然手机闹铃响起)哎呀!马上要去给XX师范学院的实习生做培训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无数个星火相递的习惯火炬。” 下次我们可以具体聊聊”如何用学习故事解决挑食问题”!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