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评价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闪亮的小主角 ✨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一直被学习故事评价法(Learning Stories)的魔力所震撼。记得去年班里有个特别害羞的男孩小林,直到我们用学习故事记录下他悄悄帮助同伴系鞋带的暖心画面,并在”小英雄故事会”中分享后,他眼里的光让我至今难忘。今天,就让我们聊聊如何通过这种充满温度的评价方式,帮助每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一、学习故事评价法的三大核心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曾指出:”学习故事是最接近幼儿本真的评价方式。”它的独特优势在于:
- 成长性视角
不同于传统评价的”缺陷找茬模式”,学习故事聚焦”哇时刻”(Magic Moments)。就像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的:”要发现幼儿能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 - 叙事性表达
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这种方法,用讲故事的方式记录幼儿行为。我在实践中发现,配有照片、幼儿作品的故事记录,回忆再现效果提升200%。 - 主体性参与
中国教育科学院刘占兰研究员特别倡导:”让孩子成为评价的主人。”我们园实施的”我的故事我来说”活动,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参与感。
二、增强自信的四大实施策略 🎯
(1)创设”故事猎人”观察机制
- 培训教师成为专业的”故事猎人”,我园教师经过培训后,观察记录的有效性提升65%
- 设计便携的”哇时刻”速记卡(含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
- 案例:中班王老师用手机快速记录下乐乐坚持15分钟搭建城堡的专注过程
(2)打造多维互动分享平台
pie
title 故事分享形式占比
"晨圈故事会" : 35
"走廊故事墙" : 25
"电子故事集" : 20
"家庭故事箱" : 20
特别推荐”3D故事展”:将幼儿的作品、活动照片与文字描述立体呈现。深圳某幼儿园实施后,家长参与度提升40%。
(3)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
采用”三色标签系统”:
- 红色标签:勇气时刻
- 蓝色标签:智慧闪光
- 绿色标签:爱心行为
南京实验幼儿园的案例显示,这种可视化记录使幼儿自我认知清晰度显著提高。
(4)设计仪式感满满的反馈活动
- “每周之星”颁奖典礼(颁发自制奖状)
- “成长密码”解读会(邀请家长共同分析)
- “故事续写”创作赛(鼓励幼儿预测自己的进步)
三、避免踩雷的三大注意事项 ⚠️
- 忌比较性语言
避免”比某某做得好”,应该说:”比起上个月,你现在能…” - 重过程轻结果
记录搭建积木时的5次尝试比单纯夸”搭得真高”更有价值 - 及时性原则
最好在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进行回顾,记忆鲜活度可达90%
四、创新实践案例:故事盲盒 📦
我们最新开发的”成长盲盒”活动深受孩子喜爱:
- 每周随机抽取3个学习故事
- 用小剧场形式演绎
- 观众猜主角并说明理由
- 主角分享感受
数据显示,参与该活动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升28%,自我认同感显著增强。
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孩子们在故事里遇见更好的自己,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幼教人最好的回馈。让我们用专业的眼光发现精彩,用温暖的故事滋养童心,陪伴每个小生命自信绽放!🌼
实践思考:下周你可以尝试捕捉班级里最安静孩子的3个”微闪光时刻”,看看会点燃怎样的小宇宙?欢迎分享你的观察发现!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