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干货】PBL项目式学习×环保教育|让萌娃变身”地球小卫士”的创新玩法!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发现将项目式学习(PBL)与环保教育结合,能让孩子在真实问题解决中种下绿色种子。下面分享一套经过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验证的”STEAM-PBL”创新模式:
🌱 项目设计四步法(以中班”垃圾去哪儿了”为例)
- 真实问题导入
- 学清华附小幼儿园的”问题墙”:让孩子记录每天产生的垃圾
- 播放BBC《蓝色星球》片段引发共情(注意控制时长3分钟内)
- 跨领域探究
✔️科学:用透明观察箱做堆肥实验(记录温度/颜色变化)
✔️数学:分类统计家庭垃圾数量(制作柱状图)
✔️艺术:李欧·李奥尼式拼贴画《垃圾怪物》
✔️社会:采访环卫工人(角色扮演+录音记录) - 产品导向实践
推荐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三格展示法”: - 过程册(照片+儿童表征记录)
- 实物成果(如自制分类垃圾桶)
- 展演视频(童声解说+情景剧)
- 社区延伸行动
可借鉴日本藤幼儿园的”环保小站长”制度:
✅每周五”无包装日”
✅设置班级能源管理员(控制灯光水电)
🔄 实施关键点(基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研究)
- 时间管理:
- 采用”15+15″模式(15分钟集体讨论+15分钟区域探索)
- 持续2-3周的弹性周期
- 支架搭建技巧:
- 提供”可视化步骤图”(参考瑞吉欧的文档记录法)
- 使用KWL表格(Know/Want/Learned)
- 评价创新:
设计”绿芽优师教研”评价墙:
🍃叶子:参与度
🌸花朵:创意性
🍎果实:行为改变
💡 最新资源推荐
- 绘本拓展:《绿色低碳小能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APP工具:环保部”酷跑森林”AR游戏
- 教具:台湾信谊”垃圾分类大富翁”
📌 特别提醒:根据华南师范大学蔡黎曼教授最新研究,5-6岁儿童环保认知具有”具象化、拟人化”特点,建议多采用:
- 自然物的拟人化对话(如与大树写信)
- 身体雕塑游戏(用肢体表现污染过程)
这样的项目不仅能培养环保意识,更能发展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系统思考能力。最近在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实践显示,经过6周项目式学习,儿童自发环保行为增加47%呢!建议可以先从”微型项目”(3天周期)开始尝试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