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及时了!每年开学季都有很多带班老师为这事发愁,我来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实操方案。(推推眼镜,打开iPad准备展示案例)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鄢超云教授常说:”适应不是驯服,而是建立安全感的过程”。我们先要读懂孩子的”不适应信号”:
- 小班孩子可能会尿裤子、拒食(生理倒退)
- 中班常见反复问”妈妈什么时候来”(时间焦虑)
- 大班往往表现为故意破坏规则(权力试探)
🎯 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团队最新研究显示,有效的适应干预要分三步走:
1️⃣ 【环境锚定法】
• 在教室布置”情感角”(放全家福/安慰玩具)
• 使用新加坡幼教专家陈颖涵推荐的”可视化流程图”(用照片展示每日流程)
• 例: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用”小火车停靠站”墙面,让孩子移动自己的头像卡
2️⃣ 【过渡物策略】
•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入园百宝袋”:
- 允许带1件家里物品(但需提前和家长约定更换频率)
- 准备3-5种感官安抚工具(我最近超爱用日本藤幼儿园设计的”焦虑挤压球”)
3️⃣ 【社交脚手架】
•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李园长独创的”三三制”:
- 前三周每天安排固定玩伴(形成小群体)
- 三个固定成人(主班/保育员/特定后勤人员)
- 三个安全角落(阅读区/积木区/私密小屋)
💡 特别提醒:广州番禺幼教教研员蔡志敏老师发现,这些情况要警惕:
❗持续不适超过21天(人类行为习惯养成周期)
❗出现自伤或攻击行为
❗伴随语言能力倒退
这时就需要启动家园医疗三方协同了。
最后安利一个神器——南京实验幼儿园开发的”情绪温度计”,孩子们每天来园时自己贴表情贴纸,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谁需要特别关注。(展示手机里的实物照片)
记住哦,适应期的哭闹不是失败,而是孩子在说:”我正在努力理解这个新世界呢!” 🌈
(从抽屉里掏出自制教具)这是我用无纺布做的”再见太阳钟”,要制作方法的老师课后找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