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专家详解】”双减”后幼儿园节日庆典家长参与新玩法!5大招让家长从”围观”变”共创”🔥
这个问题的提出特别有时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刘焱教授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双减政策下,家园共育正经历从’活动参与’到’教育共同体’的深刻转型”。作为深耕幼教15年的实践者,我想分享几个创新策略:
🌟 一、”前置式参与”打破传统模式(适合所有年龄段)
- 改”通知式邀请”为”共创会”:在活动前1个月举办家长智囊团会议,像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那样,把家长分成:
- 策划组(年轻父母负责新媒体宣传)
- 后勤组(祖辈家长负责物资准备)
- 文化组(高知家长负责传统节日起源讲解)
- 运用”家长资源地图”:深圳莲花二村幼儿园的王园长开发的小程序,让家长自主填报可提供的资源(时间/技能/物资),智能匹配活动需求。
🎨 二、分层参与设计(按幼儿年龄调整)
▶ 托小班:”5分钟微任务”(适应分离焦虑)
- 准备材料包(如中秋灯笼的半成品部件)
- 录制1分钟祝福视频
- 担任”安全督导员”(负责指定区域)
▶ 中大班:”项目制参与”
- 亲子共创节目(如元旦情景剧《年的故事》)
- 开设家长工作坊(建筑师爸爸讲房屋搭建)
- 建立”家长评审团”(用儿童可理解的评价表)
💡 三、OMO混合式参与(线下线上融合)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团队研发的:
- 云端分会场:无法到场的家长通过AR技术”现身”
- 直播带货式互动:像杭州星辰幼儿园六一活动,家长通过弹幕决定游戏进程
- 家委轮流”导播制”:家长负责多机位拍摄剪辑
📊 四、成效可视化系统(中国幼教年会2023推荐)
- 开发”参与能量条”:将家长贡献量化为可积累的积分
- 颁发”钻石家长”认证:分设策划师/摄影师/故事大王等称号
- 生成专属《成长双联单》:记录家长与幼儿的共成长轨迹
🎯 关键提示:
• 避免”专业陷阱”:少用”请你配合”多说”需要您的智慧”
• 时间颗粒化:把2小时活动拆解成15分钟可完成的模块
• 设置”容错机制”: 如备用方案应对家长临时缺席
最新实践案例:成都十六幼通过上述方法,家长参与率从47%提升至89%,其经验已被收录进《全国家园共育优秀案例集》。记住:当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创作者”,教育合力自然形成!
【思考题】您园所最近一次活动中,家长参与度最高的环节是什么?欢迎分享您的实践经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