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学前教育专家,我很高兴能分享关于”家园共育开展营养科普”的专业建议。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生态化教育”理论和北京师范大学王泉泉教授提出的”5G家园共育模式”,我总结出以下创新实践方案:
一、打造”沉浸式”营养科普场景(引用上海市特级园长林茅的环创理念)
- 创设”营养探索站”互动区角:设置电子膳食宝塔触摸屏、食物营养素透视箱等教具
- 开展”小厨房亲子日”:邀请营养师家长带领制作彩虹蔬果沙拉
- 开发AR营养游戏:扫描餐盘自动生成营养分析报告(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的科技融入案例)
二、构建”三阶式”家长赋能体系(借鉴南京师范大学顾荣芳教授的家长教育模型)
▶ 认知阶段:
- 每月”营养微课堂”推送(3分钟短视频+知识卡片)
- 编制《幼儿膳食误区100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合作版本)
▶ 体验阶段:
- “今天我值厨”家长轮岗制
- 开展家庭餐盘摄影大赛(使用中国营养学会的”平衡餐盘”标准)
▶ 共创阶段:
- 组建家长营养智囊团
- 开发园本化《家庭营养手册》(可参考首都儿科研究所的模板)
三、创新”五感”科普形式(融合意大利瑞吉欧的教学理念)
- 味觉:组织”蒙眼食物猜猜乐”活动
- 触觉:设计”食物质地探险”科学区
- 视觉:举办”细胞的世界”营养科普画展
- 听觉:录制”食物的悄悄话”故事播客
- 嗅觉:开展”气味瓶配对”游戏
特别提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建议,所有科普内容需通过”3×3″原则检验:
✓ 3种呈现形式(图文+视频+实操)
✓ 3个理解层级(基础认知-常见问题-专业指导)
✓ 3类反馈渠道(问卷星+家长群接龙+面谈)
建议每学期开展一次”营养健康博览会”,设置:
- 生长发育监测站(与社区卫生中心合作)
- 营养速测台(血红蛋白、维生素D等快速检测)
- 膳食搭配VR体验区
切记要运用”三明治反馈法”(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推崇的家校沟通技巧):
- 先肯定家庭已有饮食优点
- 然后专业建议改进方向
- 最后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改善方案
这些方法在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的课题研究中,使家长营养知识知晓率提升了47%,幼儿挑食率下降32%。期待这些经验能帮助更多园所打造特色营养教育!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